然而,杭峰突然就有点不会滑了。
速度放慢他练过啊,可为什麽突然不会发力了呢?
杭峰在飞起来的瞬间,还是习惯性的双腿登出了大力,强劲的力量带着他的身体自然而然地旋转,抓板转体一气呵成,三周内刃的1080就自然而然地做成。
而此刻,他也不过方才抵达抛物线的最高处。
这一刻,杭峰甚至还探了一下头,挣扎在自己要不要再做点儿什麽的冲动中。
可经验告诉他“不可以”,现在再想去弥补已经晚了,他起跳时候的力量是三周就是三周,这种被牢牢刻在肌肉上的记忆一旦破坏,他会受伤。
等吧。
就像之前一样,等着落地吧。
而且都已经跳到第四跳了,自己都没有按照简的要求去做,後面再去拖动作也没什麽意义。
不如做回自己。
对!
做回自己!!
杭峰的心里瞬间一片清朗,伴随着落地的那一震,大脑里的迷雾也随之逸散。
玩风格讨裁判喜欢那是奖牌榜上的选手才有的资格,自己的当前目标只是进入资格赛。与其去东施效颦,不如做好最真的自己,将自己的全部本事展现出来,更有可能征服裁判!
第五跳!
前面就是第五跳!
好好跳啊杭峰!!
“嗯……”对杭峰有期待的人,对杭峰的第四跳都露出了差强人意的表情。
从他的速度力量,到空中高度,明明是可以去做四周的,为什麽只做了三周?
难道是不会做四周?
还是过于紧张了?
裁判在打分器上落在平均6。5分的分数,个别裁判甚至只给了5分。
要不是因为他是新人,裁判对他的期待高度不一样,换成巴蒙德这样的运动员,给4分都有可能。
明显这一跳不符合大家对他的预期。
就连巴蒙德的嘴角都耷拉了下来。
简也是看的一头雾水。
不应该啊,杭峰是大赛紧张的类型吗?这一跳也太不“杭峰”了。
杭峰也没办法,拉长空中技巧的部分,和他擅长的风格差距太大了,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的他,确实无法做到从容的思考太多。
好在他的心态调整能力很强,也有着对自己绝对的认知和决断力。
在察觉到自己有点不对的下一秒,杭峰就当机立断地放弃了简对自己的所有要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模式去比赛。
管他的!
快就快吧!
我快我自豪!
第五跳近在眼前,杭峰的心态反而平静下来,护目镜後的眼睛重新变得坚定。
牙根一咬向上一跳。
这是一个他练到熟练掌握的四周内刃转体动作,而且还有一个抓板头外刃的抓板技巧。
他在国内的赛场上,只靠这个动作,就可以去挑衅一下国家队的“一哥”。
这一次,他完成的同样很好。
足够高的抛物线给了他足够的时间,锻炼到极致的核心力量控制着他的身体稳定旋转,连续四圈,在一秒钟的时间里完成,随後就是位于最高抛物线上的一个漫长等待。
就像闪电。
刹那间的惊鸿,在眼底虹膜上留下残影,再一眨眼,所有的一切消失,只要他高悬在天空,犹如静止。
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空中停滞感”,一旦出现非常的漂亮。
“哇哦!”
有裁判发出愉悦的声音,表示自己有点被爽到。
固然巴蒙德填满赛场,临到落地前一刻还在做动作的风格紧抓眼球,但这种“滞空感”也同样给人截然相反的舒适感。
而且这种“滞空感”并不是那麽常见,只有在最高级的S赛场上,最优秀的运动员才会出现,那是一种对时机的绝对把握,也是“快”的一种极致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