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小提琴易上手吗 > 第54章 第54首 (第1页)

第54章 第54首 (第1页)

第54章第54首……

事实证明,乐逸没有在瞎说。

曲嘉楹在穆勒老师租的琴房外听到了阮琪的恩斯特版本《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同样是恩斯特改编的曲子,这首《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和《魔王》截然不同,它改编自爱尔兰民歌。

曲子难度很高,但无论是大跳和快速音阶还是左手拨弦,所有高难技巧都没有差错,阮琪同时完全将《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的优美和忧伤演绎出来了。

只剩这一朵玫瑰还在绽放,其他都已经凋谢死亡,她马上也要随之而去。

曲嘉楹仿佛看到了垂死在水畔旁的女子手里有一朵还在绽开的玫瑰花这样一幅美丽动人又哀伤的油画。

阮琪的技法稳定得完美,情绪极其饱满,曲嘉楹一边欣慰她还在刻苦练习,一边又对自己有些落在後面而焦躁。

穆勒老师听了曲嘉楹的《魔王》後,也劝她不要着急。

曲嘉楹用德语回答着,穆勒老师虽说英语也说得很流利,但用他的母语沟通更轻松,心情更好了。

曲嘉楹还是感觉自己不够好,对自己的演绎不满意。

穆勒老师指点道:“其实你的演绎很有新意,我很喜欢,而且最关键的是你会很受欢迎,你的克里斯马很强,觉得不够好是件好事,说明你还在继续努力进步,但不要低估你自己。”

他已经没有什麽可教的了,所以之前就让她去美国,曲嘉楹已经拿到柯蒂斯的offer了。

“那很好啊,你是自学的德语吧?如果有馀力,还可以再学一下俄语,这几年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没法参加,但全世界有很多大师的母语是俄语,对你未来有很多好处。”穆勒老师是俄派,对政治不太敏感,几乎将曲嘉楹当成自己徒孙,倾囊相授他的经验。

穆勒老师又叮嘱了几句去美国可能面对的挑战,毕竟是移民国家,竞争会更加激烈,同时还有一些平权规定,音乐学校也许会采用一个水平更低的非裔,而不是水平更好却占学生多数的亚裔。

去欧洲则相反,它们并非移民国家,又有语言关,亚裔占比没有美国高,制度上反而要突显有亚裔学生的多元化环境,但是会有同行或听衆质疑,欧洲人自认是西方古典音乐的所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认为亚裔不会懂莫扎特。

穆勒老师提醒曲嘉楹不要对国籍族裔这些东西太上心,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演奏。

曲嘉楹点点头,她在生活中肯定会注意自己的国籍和性别,但演奏的时候她就完全不会在意了。

曲嘉楹相信音乐能够超越语言,超越一切边界和阻挠。

虽然她知道时代变了,但她从小在地球村的理想下长大,还是愿意相信它。

准备离开的时候,曲嘉楹还是忍不住好奇阮琪现在的水平。

穆勒老师担心影响曲嘉楹,没太怎麽给她讲,但给夏晓蕾老师斟酌地说了一些。

不过曲嘉楹还是受影响了。

赛前一晚她半天都睡不着,明明睡眠一直很好,无论参加什麽比赛和考试,她前一天的休息都很好。

曲嘉楹在床上不停翻身找睡姿,曲母在另一张床上已经进入深睡眠。

曲嘉楹深呼吸,她问自己,到底在焦虑什麽?

是比赛吗?她大大小小舞台都去过了,这种层次的比赛上周目也参加过,没什麽好焦虑的。

她听说过有些大师每次上台前都紧张,她不是这个类型的。

所以没道理睡不着觉。

那麽就是因为同台的乐手了,她听了阮琪的演奏,技巧的细腻程度还有音乐性的情感表达感觉实在是比不过。

那还能怎麽办呢?

明天就要比赛了,还能指望梦中传授吗?

也不是不行,密宗好像有类似的修行方法,好像是先要冥想。

曲嘉楹默默祈祷:恩斯特,入我梦来……

一边不知不觉睡着了。

虽然没有睡够八小时,但也有六个多小时,曲嘉楹早上起来精神饱满,曲父曲母也休息的不错,他俩保管着那边比曲家全部身家还高出十倍的琴,从家坐高铁赶到比赛城市,一直没敢让琴盒离开他们的视线。

但夏晓蕾老师只睡了四个小时,她脑子里一直在琢磨前几天穆勒老师告诉她的事情。

尽管阮琪也在夏晓蕾手里待了一阵子,也是她将阮琪推给穆勒老师的,但她还是和曲嘉楹感情更深。

穆勒老师说阮琪在合奏时进步更大,他嫌阮琪缩回自己的舒适区了,这样不好,他让她在德国多多参加交响乐团,而且是校外的。

校外的业馀乐团很多,受限个人能力不一,阮琪不得不进行交流,从而理解了其他乐手,锻炼了合奏能力。

夏晓蕾老师有些郁闷,当年穆勒老师不是这样教她的,因为她出国留学年龄小一些,当年国内的教学方法没有现在这麽好,她又是跟着父母学的,技巧上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穆勒老师就抓技巧的同时也要风格,但她风格改不了,後来就只抓技巧了。

穆勒老师完全领会俄派的因材施教精神,阮琪的技术和风格都已经基本形成了,所以就扣细节和音乐性的表达。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穆勒老师最後只抓技巧相当于是放弃夏晓蕾老师了,不过她学到了他的教学方法,教出了穆勒老师很认可的曲嘉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