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内,诸圣静坐,万灵无声。玄阳指尖的那道未命名符痕在膝前微闪,旋即如雾散去。通天箓浮于身后,光晕收敛,仿佛刚才那一瞬的共鸣从未生。他依旧闭目,呼吸平稳,灵根深处太极图缓缓轮转,将外泄的一丝符意重新纳入循环。
就在此时,虚空中一道道紫气垂落,比先前更凝实,更沉重。那不是声音,也不是气息,而是一种法则的降临——鸿钧道音终于落下。
“三清者,乃道之化身。”
道音入心,非耳所闻。老子垂目不动,元始端坐如山,通天教主剑意微敛。三人头顶各自浮现出一道虚影:一为太极,一为玉清,一为青萍剑光。三道光影交织,竟在空中凝成一道先天符纹,流转不息。
“女娲者,造化之主,补天立人,承天地之仁。”
女娲衣袂轻扬,眉心一点红光浮现,似有血气与天地共鸣。她未动,亦未言,但那一缕气息已与洪荒初开时的造化之力隐隐相合。
玄阳感知此音,灵根微震。三清为道之化身,女娲为造化之主,皆是天道所钟。而他非圣体,非先天神只,仅以灵根化形,符道通玄,竟能立于此间,已是异数。
道音未停。
“接引、准提,西方清净之地,亦可存道。然非亲传,记名而已。”
话落刹那,接引手中念珠轻转,低眉不动。准提眸光一沉,袖中七宝妙树微颤,随即归于平静。但他眼角余光扫向玄阳所在方位,冷意一闪而逝。
玄阳未觉。他心神沉入灵根,太极图自行运转,将诸圣气机一一化解。三清威压如山,女娲气息如渊,准提隐含敌意,皆被他以符意织障,隔于识海之外。
道音再起。
“玄阳。”
这一声,只点其名。
全场寂静。诸圣神识微动,目光或隐或显地汇聚而来。非圣非神,非先天非血裔,竟被鸿钧亲点其名?
一道紫气自天而降,凝而不散,落于玄阳膝前。紫气中,一杖缓缓成形——古朴杖身,龙昂然,龙尾盘绕,鳞甲清晰可见,杖柄处一道符纹隐现,与通天箓气息隐隐相合。
“灵根化形,符道通玄。虽非圣体,却合道心。今赐汝龙头拐杖,掌玄门三代之序,为吾门下三代徒。”
玄阳缓缓睁眼。
他没有立刻伸手去接那杖,也没有抬头望向虚空。而是右手轻抬,拂尘尖端点地,一道符纹无声成形,隐入地脉。静心符成,心神如渊,不起波澜。
他起身,双手捧箓,向虚空深深一礼。
“徒孙玄阳,承恩不敢居功,唯以符载道,不负所托。”
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穿透诸圣威压,直入天地法则之间。话落,他才将龙头拐杖执于手中。
杖入手刹那,通天箓微微震颤,箓面空白依旧,但那一丝共鸣却如水波荡开。灵根深处,太极图骤然加,阴阳二气交汇之处,似有新的符意正在孕育。
他复归蒲团,将拐杖横于膝上,与万灵拂尘并列。动作平静,无张扬,无示威,仿佛只是将一件寻常法器归位。
老子目光微垂,似有赞许。元始神色未变,但头顶玉清虚影微动,似在审视。通天教主剑意微松,似觉欣慰。女娲目光曾短暂落于玄阳,眸中一闪而过的是明悟与认可。
准提指尖一紧,手中莲花残瓣随风散尽。他未再动作,但那一缕神识却悄然延伸,欲探玄阳灵根虚实。然而刚触其身,太极图骤然一转,阴阳流转如环,将那丝神识轻轻弹开,不伤不怒,却分明拒之门外。
玄阳依旧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