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洪荒之万族 > 第18章 参透玉简天数现符导大势顺而行(第1页)

第18章 参透玉简天数现符导大势顺而行(第1页)

玄阳站在昆仑崖边,掌心贴着岩壁。井字符的烙印还在,像一块沉在血肉里的铁,微微烫。他没去催动它,也没试着压住什么,只是让那股力顺着指尖流进山体。岩层深处的地脉颤了一下,像是回应,又像是躲闪。

他闭了会儿眼。井字符是锁,是断流的石,能压住大罗金仙五息,却压不住天数。这山、这地、这洪荒的脉动,不是靠镇就能稳的。他先前以为符道极致是制敌于瞬息,现在才明白,那只是刀锋,不是道。

通天箓在脊背微震,一道温光自内透出。元始所赐的玉简动了。它一直沉在箓中,不显不响,此刻却如被唤醒,符纹自行流转,像一条在暗处游动的河。

他将神识探入。

玉简里的符纹不是死的。它们不按顺序排列,也不成阵,而是如水流般起伏,时聚时散。他盯了许久,忽然觉这些纹路没有方向——它们本身就是方向。就像山洪奔下时不会先想往哪走,而是顺着地势自然成道。

他心头一跳。

井字符的四正为柱,中点为枢,原是用来锁死气机的。可若把这结构反过来用呢?不锁,不压,只引。四柱不是枷锁,而是渠岸;中心那点,不是吸力之源,而是分流之口。

他盘坐下来,指尖在膝前虚划。不再画井字,而是拆开它。四道线平铺开来,像四条引水的沟。中间那点轻轻一移,落在偏角,形成一个斜向的势。符意刚成,通天箓猛地一震,玉简中的符纹竟与之呼应,流动加快了一分。

他睁眼。

不是对抗,也不是顺从。是引导。天数如河,符不是拦河的坝,也不是逆流的舟,而是暗藏于水底的走势,让洪流自己改道。

他抬手,将这新符意凝在掌心。没有光,没有声,但空气里有种细微的拉扯感,像是风在找出口。他对着崖下一块风化千年的巨石一按。

符意无声渗入。

那石本已裂纹密布,随时可能崩塌。可就在符意落下的瞬间,裂痕深处的尘灰微微一旋,像是有股力从内部托住。石体没动,但玄阳感知到,原本卡在石缝里的地脉浊气,正顺着符纹画出的路径,缓缓向山阴沟谷滑去。

他没再看那石。

起身,下了昆仑。

山外是洪荒凡界。一处牛妖村落正在修桥。河床宽,水流急,桥基刚立起,夜里一场雨就冲垮了。村中老者说这是山神怒,要祭牲。年轻力壮的牛妖不信,扛着石块一次次重来,天亮时又塌了。

玄阳站在河岸高处,看了半日。

他看出问题不在水,也不在石。地脉有一股煞气从上游山腹窜出,每逢阴雨便冲撞桥基下方的灵眼,桥未稳,地先裂。若用井字符压住那眼,煞气反冲,整座山都可能崩。可若不管,百姓永远修不起这座桥。

他走下河滩。

一名牛妖正把一块青岗岩拖上桥墩。玄阳伸手扶了一把。指尖在石面轻轻一划,一道细不可察的纹路嵌入石中,随即隐去。他没说话,转身离开。

当夜暴雨倾盆。

河水暴涨,浪头拍打着桥基。村人躲在高处,以为又要前功尽弃。可天亮后,他们现桥墩稳立,连一丝裂痕都没有。更奇的是,河床下游的淤泥里,竟冒出几缕清气,引得附近草木一夜疯长。

没人知道那块青岗岩里藏着一道导灵符。也没人看见,符纹正随着地脉的波动缓缓转动,把冲来的煞气一点点引向深谷,化作滋养荒土的微灵。

玄阳站在远处山巅,掌心微热。井字符的烙印与导灵符产生共鸣,像两股水流在体内交汇。他没再出手,只是静立。天地间的气机开始顺着符意流动,不是被强迫,而是找到了出口,自然归道。

他明白了一件事:符道最高处,不是让人看见符,而是让一切生得理所当然。桥能立住,是因为它本就该立住;地脉能稳,是因为乱势已被悄然疏导。没人察觉背后有手,这才是符导大势。

他返昆仑。

通天箓浮出脊背,悬于胸前。玉简再次浮现,符纹如活水般游动。他将导灵符意投入其中,两股力量轻轻相触。没有碰撞,没有排斥,反而像两条溪流汇入同一河道,自然融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