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的清晨,燕京某军用机场的停机坪上,寒风卷着沙尘掠过。
三架大型运输机的舱门缓缓打开,几名士兵正将印有“异防部专用”标识的金属箱搬上飞机,箱身的蓝色纹路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这是国科院赶制出的二十把等离子脉冲步枪,以及配套的新型生命探测设备。
机舱内,陈天来和司马阳正蹲在一个打开的金属箱前,手指轻轻拂过探测设备的显示屏。
“你看这分辨率,比之前的老款高了至少三倍,而且新增了物种分类算法,终于不用再对着一堆杂乱的信号头疼了。”陈天来的声音里满是兴奋,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参数。
司马阳点点头,拿起一把等离子脉冲步枪,掂了掂重量:“这枪的握把设计也改了,更贴合手型,而且能量核心的指示灯更明显,能实时看到剩余电量。就是不知道实战效果怎么样。”
两人正讨论着,梁泽和徐天并肩走了过来。
梁泽穿着黑色作战服,肩上的肩章闪着银光,他看着两个沉浸在设备里的技术人员,无奈地笑了笑:“行了,别研究了,飞机马上要起飞,到了江岸市有的是时间调试。”
徐天也跟着打趣:“你们俩啊,见到新设备比见到红烧肉还亲。等会儿到了据点,我让炊事班给你们加个菜,犒劳犒劳咱们的技术大拿。”
陈天来和司马阳这才恋恋不舍地合上箱子,跟着两人找位置坐下。
上午十点,运输机准时升空,朝着江岸市的方向飞去。
三个小时后,运输机降落在江岸市郊外的临时机场。
国安局早已派来车队接应,将设备和人员送往新据点。
那是一栋位于老城区的六层小楼,外表看起来和普通居民楼无异,内部却被改造成了作战指挥中心,一楼是装备库和食堂,二楼是监测室,三楼以上是宿舍和会议室。
刚把设备搬进监测室,陈天来和司马阳就迫不及待地拆箱调试。
梁泽和徐天则拿着江岸市地图,在会议室里讨论作战策略。
“城市作战和山林不一样,人口密集,不能用重武器,而且要注意保护平民。”梁泽指着地图上的商业区,“这里高楼多,视野受限,要是异生兽躲进大楼,我们的行动会很被动。”
徐天点点头,在地图上圈出几个重点区域:“我让队员们分成小组,熟悉各个区域的地形,尤其是医院、学校这些人员密集的地方。另外,国安局的同志已经在安装扩展监测设备,等设备联网,我们就能实时掌握全市的异常信号。”
接下来的两天,监测室里始终灯火通明。
陈天来和司马阳几乎没合过眼,反复调试生命探测系统的物种分类功能,从人类、家畜到鸟类、昆虫,逐一录入特征参数,确保系统能精准区分。
直到第三天凌晨,系统终于成功识别出一只误入监测范围的流浪猫,两人这才松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而此时,国安局的同志们也完成了一项大工程——他们按照矩阵式布局,在江岸市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甚至郊区的田野里,安装了三百多个扩展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伪装成路灯、配电箱、垃圾桶的样子,极其隐蔽,而且散着特殊电波,能驱赶小动物和虫类,避免信号被干扰。
当所有设备联网的那一刻,监测室的大屏幕上亮起了密密麻麻的绿色光点,每个光点都代表一个监测设备。
梁泽和徐天站在屏幕前,看着覆盖全市的监测网络,满意地点了点头:“有了这个,不管异生兽出现在哪里,我们都能第一时间现。”
这一天夜里,轮到陈天来和司马阳值班。
监测室里很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设备运行的嗡鸣声。
陈天来端着两杯热茶走进来,递给司马阳一杯:“司马,快到夜宵点了,想吃什么?我让炊事班准备。”
司马阳接过茶杯,揉了揉眼睛:“随便吧,饺子、面条都行,能填饱肚子就好。”
“那我去弄份饺子。”陈天来笑着转身,刚走到门口,大屏幕突然闪烁起来,一个红色光点猛地亮起,刺耳的警报声瞬间响彻整个楼层!
“我艹!出现了!”陈天来和司马阳同时惊叫起来,连忙扑到电脑前。
司马阳快敲击键盘,缩小监测范围,陈天来则调出物种识别系统,确认信号类型。
警报声很快惊动了其他人。梁泽和徐天穿着作战服,快步冲进监测室:“有异常?!”
“队长,确定了!在瀚南区,生命指标符合异生兽特征,而且强度很高!”陈天来指着屏幕上的红点,声音急促。
“出动!”梁泽当机立断,对着司马阳吩咐,“司马,你留在这,密切关注信号变化,有情况随时汇报!”
“是!”司马阳敬礼应道。
众人迅下楼,穿戴装备、领取武器。
不到五分钟,两辆武装车就驶出了据点,警笛声划破夜空,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路上的车辆纷纷避让,武装车一路疾驰,朝着瀚南区的方向开去。
而在同一时间,江瀚市上空,一道蓝色光芒突然闪过。
石之翼从云层中俯冲而下,林沐泽紧紧盯着下方的监测屏幕——进化信赖者传来的预警信号,正指向瀚南区。
他低头看向街道,正好看到两辆武装车呼啸而过,车身上的警灯格外刺眼。
“又是他们。”林沐泽皱了皱眉,没有多想,操控石之翼加快度,朝着目标地点飞去。
瀚南区的一片旷野上,夜色浓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