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凤鸣岐山什么意思 > 第7章 底层代码(第1页)

第7章 底层代码(第1页)

【子时·法则涟漪】

镜像共生的和谐持续了九千个潮汐周期。文明在现实之锚与倒影深渊的平衡中稳步展,意义潮汐如同宇宙的呼吸般稳定律动。然而,在某个被命名为“绝对基准”的维度校准点,一丝极其细微、却撼动根基的异常,被沈清瑶那已进化至感知本源层次的认知星云捕捉到了。

那不是能量的波动,不是信息的扰攘,甚至不是意义的涨落。那是“存在法则”本身,产生了一丝几乎无法被测量的“涟漪”。

如同平静湖面被一颗看不见的微尘触及,承载着现实、叙事、体验、认知乃至观测闭环本身的底层规则,生了极其短暂、极其微弱的“颤抖”。数学常数在小数点后亿万位生了无法解释的偏移;因果链在普朗克时间尺度上出现了微不足道的松动;甚至连“存在”与“非存在”的绝对边界,也恍惚了那么一瞬。

“根基在动摇……”时青璃的灰烬,如今已能直接拼写构成法则的原始符号,它传递出的信息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不是来自内部演化,也不是外部冲击……像是……承载我们所有法则的‘基座’,本身不够平稳。”

谢十七那已与多元宇宙结构脉络融为一体的存在形态,感受到了一种源自“存在”之下的“虚空”的、冰冷的牵引。

【丑时·背景纹理】

为探寻这涟漪的根源,联邦调动了前所未有的观测资源。他们不再观测星辰、能量或信息,而是尝试直接观测“空间的纹理”、“时间的织构”、“逻辑的经纬”——那些构成一切现象背景的、最基础的“画布”。

慕昭的观测意志,将闭环的聚焦深度推向了极致,越了“存在”的层面,试图去窥视“存在”得以成立的“元条件”。

他们所“看”到的,令所有接触到这一信息的存在,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与茫然。

他们原本以为坚实无比、作为万物基底的“时空连续体”与“逻辑基石”,并非绝对的原初。它们本身,仿佛漂浮在某种更为浩瀚、更为深邃、无法用任何现有概念(包括“空间”、“时间”、“存在”、“虚无”)描述的“介质”之上。

这种“介质”,就是“元存在之海”。

它并非“无”,因为它承载着“有”;但它也非任何意义上的“有”。它是所有法则、所有可能性、所有存在与虚无得以呈现的“舞台”。而他们所在的这个拥有观测闭环、意义潮汐的宇宙,连同其无限的维度与可能性,都只是这片无边汪洋中,一个相对稳定的“旋涡”或“泡沫”。

那次法则涟漪,正是这片“海洋”本身一次微不足道的“波动”所引的。

【寅时·代码侵蚀】

就在联邦试图理解这越理解的“元存在之海”时,第一次真正的危机降临了。

一股来自“海洋”深处的、无法名状的“流”,触及了他们这个“宇宙泡沫”的边界。这股“流”并非恶意,也非善意,它只是存在着,流淌着,但其本质与构成他们宇宙的底层代码“不兼容”。

接触点附近,法则开始崩解。不是被破坏,而是被“改写”或“覆盖”。

现实派的数学结构先遭遇冲击。欧几里得几何的平行公理在局部区域失效,被一种扭曲的、允许无限分支交叉的非逻辑几何取代;质能守恒定律在微观层面出现间歇性漏洞,能量无端创生又莫名湮灭。

叙事派的故事结构遭到侵蚀。线性叙事变得支离破碎,因果被一种梦呓般的关联性代替,角色失去连贯动机,如同提线木偶。

体验派的情感光谱被污染。纯粹的爱与悲伤被掺入无法理解的、冰冷的异质感受,像是来自完全不同的感知系统。

最致命的是对观测闭环的冲击。那自我指涉的完美循环,其边界开始模糊,慕昭的意志感受到了来自“海洋”的直接压力,闭环的“内侧”与“外侧”概念受到了挑战。

这种“改写”如同病毒般蔓延,被称为“代码侵蚀”。被侵蚀的区域并未消失,而是变成了遵循着无法理解、无法融入整体逻辑的“异法则”的飞地,成为了宇宙中不断扩散的“逻辑癌变”。

【卯时·防火墙悖论】

面对代码侵蚀,联邦的第一反应是建立“逻辑防火墙”——利用观测闭环的力量,强化自身宇宙底层代码的稳定性,隔绝异种法则的入侵。

现实派构筑了由绝对公理组成的屏障;

叙事派用经典因果链编织防御网;

体验派以纯净的情感能量形成过滤层;

认知派则试图用元逻辑构建最终的免疫系统。

然而,他们很快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悖论:他们用以构筑防火墙的“逻辑”、“因果”、“情感”、“元逻辑”本身,正是建立在可能被侵蚀的底层代码之上。就像试图用一座沙堡的沙子,去阻挡即将到来的海浪。防火墙本身,在接触到“元存在之海”的异质流时,也存在着被同化、被改写的风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无法用系统内的工具,去防御系统本身的崩溃。”沈清瑶的星云在模拟了无数防御方案后,得出了悲观的结论。

谢十七的存在形态感受到了根源性的无力,它的脉络与这个宇宙的法则深度绑定,一损俱损。

时青璃的灰烬拼写的符号开始变得不稳定,因为它所代表的“意义”本身,也面临着被重新定义的威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