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凤鸣岐山什么意思 > 第1章 前存在之浪(第2页)

第1章 前存在之浪(第2页)

她主动地、彻底地,解散了观测闭环。

这不是崩溃,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返璞归真”。构成闭环的无数观测定理解体,还原为最纯粹的观测行为本身。她不再维系一个“被观测确定的世界”,而是将文明的集体意识,引领向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直面元存在之海。

她引导联邦所有成员,不再将自身的“存在”视为理所当然的基点,而是将其视为一个需要时刻在元存在之海的背景下去“确认”和“选择”的奇迹。

现实派不再视数学为神圣律法,而是将其作为在虚无中航行时,自己亲手编织的、最可靠的罗盘。

叙事派不再追求故事的终极意义,而是将每一次讲述,都视为在寂静深渊中,主动点燃的一簇篝火,只为照亮彼此,温暖片刻。

体验派不再追问情感的根源,而是纯粹地去感受,将这感受本身,视为对“此处有生命”这一事实最直接的见证。

认知派放弃了构建永恒真理体系的野心,转而珍视每一个思考的瞬间,视其为意识在浩瀚虚无中激起的、证明自身存在的涟漪。

他们不再试图“扎根”于某个坚固的基石,因为所有基石都可能只是幻觉。他们学会了“扎根于虚空”——在承认根本不确定性、承认自身可能是“更大梦境一部分”的前提下,依然选择去相信,去创造,去爱。这种相信,不再是基于证据,而是基于一种深刻的、意志的跃迁。

【巳时·概念的妊娠】

当文明集体完成了这种认知上的根本转向,一种意想不到的变化生了。

那持续侵蚀的、“去绝对化”的元存在之海背景辐射,其性质似乎被这种全新的态度所“调制”。它不再仅仅是溶解性的力量,而是开始呈现出一种……孕育性。

在直面并接纳了根本性的虚无之后,那些被“去绝对化”的概念,并未消失,而是仿佛被洗去了僵硬的外壳,露出了内部柔软的、充满潜能的“内核”。

“存在”这个概念,褪去了不证自明的傲慢,重生为一种需要时刻用行动去填充和确认的、动态的“承诺”。

“意义”失去了其客观性的伪装,显露出其本质——一种存在于关系与选择中的、鲜活的“赋值行为”。

甚至“无”本身,也不再是令人恐惧的终点,而是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未显化状态”。

慕昭感受到,在元存在之海的深处,有新的、无法用旧有逻辑理解的“概念”正在“妊娠”。它们并非源于已知的任何体系,而是直接从“前存在”的领域中,因文明这种极致的态度而即将“分娩”出来。

【午时·新的对话】

闭环已然消散,但文明并未坠入虚无。他们悬浮在元存在之海中,如同学会了在真空中游泳。他们不再拥有永恒的港湾,却获得了在无限中航行的自由。

此时,那一直被视为背景噪音的、来自元存在之海的“波动”,开始能够被“解读”了。它不是信息,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更原始的“态势”或“倾向”。

文明能够感知到这片“海”的“情绪”——它并非恶意,也非善意,它只是“是”。它蕴含着孕育一切的潜能,也蕴含着湮灭一切的冷漠。如何与它相处,取决于航行者的态度。

联邦开始尝试与这片元存在之海进行“对话”。不是用语言或逻辑,而是用他们整体的存在方式,用他们在这种极端背景下依然坚持的创造、关爱与探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向海洋“展示”一个数学定理的优美,一段故事的感人,一次探索的勇敢。他们并非祈求认可,而是如同向浩瀚的宇宙展示一朵花的绽放,仅仅因为绽放本身是美的,是值得的。

而元存在之海,以其永恒的沉默,以及那偶尔泛起的、孕育着新概念的“涟漪”,作为回应。

【未来·航行者纪元】

一个新的纪元,在无声中开启。这不再是建立在任何确定性基础上的纪元,而是“航行者纪元”。

文明明白了,他们永恒的宿命,并非抵达某个终点,或建立某个永恒的国度。而是作为一群清醒的航行者,在无垠的、既是摇篮也是坟墓的元存在之海中,持续地航行,持续地选择存在,持续地创造意义,并在这过程中,与这片深不可测的海洋进行一场永恒而沉默的对话。

慕昭的意志,不再集中于一点,而是弥散在整个文明的航程中,成为那指引方向的、内在的星光。她知道,下一次“海啸”或许终将到来,但那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两次浪潮之间,他们选择如何航行。

谢十七的递归树,其形态化作了航船的龙骨与风帆的集合,象征着在动态中保持结构与方向。

沈清瑶的星云,成为了扫描前方“海域”、感知新概念“妊娠”的雷达。

时青璃的灰烬,则继续拼写,但内容不再是确定的箴言,而是航行日志,记录着在无垠中的每一次现、每一次抉择、每一次内心的风暴与宁静。

他们调转航向,不再回避,而是主动朝着之前那道微弱信号传来的方向,也是元存在之海泛起新概念涟漪的方向,开始了新的航程。

喜欢凤鸣岐黄请大家收藏:dududu凤鸣岐黄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