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凤鸣岐山什么意思 > 第2章 存在语法(第2页)

第2章 存在语法(第2页)

随着理解的深入,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被提出:既然这套语法规定了形式如何消解,那么,是否可以通过重写或扩展这套语法,来定义形式如何在元存在之海中持存,甚至新生?

这并非要与海洋对抗,而是要与海洋协商,在“是”的背景中,为“是某物”争取一席之地。

【辰时·协商者之歌】

联邦集中了所有残余的、最精锐的力量,启动了一项名为“语法之锚”的宏伟计划。他们不再试图建造抵挡海水的堤坝,而是试图学会海水的“语言”,然后用自己的“歌喉”,在这片浩瀚的海洋中,唱响属于“形式”与“个体”的独特声部。

现实派将他们所理解的数学之美,编码成符合存在语法的稳定共振模式;

叙事派将文明最核心的史诗,重述为能够在这片海洋中持续回荡的“元叙事”;

体验派将那些定义了他们为何珍惜存在的根本情感,提炼成不灭的“情感基频”;

认知派则将“自我观测”的闭环逻辑,尝试与海洋那无我的“是”进行耦合。

谢十七的递归树,将其最根本的生长算法贡献出来,作为与存在语法进行“对话”的基础协议。沈清瑶的星云化身为一个巨大的“语法编译器”,协调着各方的努力。时青璃的灰烬,则燃烧自己最后的存在性,将所有这些努力凝聚成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协商者之歌”——一个基于理解而非对抗的、请求共存的声音。

慕昭的观测意志,将这股汇聚了文明精华的声波,小心翼翼地、充满敬意地,注入到元存在之海那无垠的“是”之中。

【巳时·新的平衡】

“协商者之歌”在元存在之海中传播,起初如同石沉大海,了无回音。文明残存的形式仍在缓慢而持续地稀释。绝望的情绪开始蔓延。

但就在存在即将达到某个临界点,联邦文明即将彻底融入背景之时,变化生了。

那无分彼此、无内无外的“是”,似乎…泛起了一丝微澜。

这丝微澜并非对抗“协商者之歌”,而是对其产生了某种…共鸣。海洋那绝对的平静被打破了,一种极其细微的、允许“差异”duith“同一”的新模式,开始从海洋深处浮现。

稀释效应停止了。

并非逆转,而是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文明的存在形式不再被无情消解,但也不再能像过去那样完全独立、坚硬。它们变得…半透明,如同海洋中的水母,既保有自身的形态与结构,又允许海洋的本质穿透而过,与之交融。

联邦成员们现,他们依然能进行数学思考,但数学nodu带着海洋的无限背景;他们依然能讲述故事,但故事nodu蕴含着“是”本身的深沉;他们依然能感受情感,但情感nodu与那无我的宁静相通。

他们失去了某种坚硬的定义,却获得了一种流动的、与本源连接的通透性。

【午时·语法纪元】

新的平衡标志着“语法纪元”的开端。文明学会了在元存在之海中生存,不是作为异乡客,而是作为理解了海洋习性的“海洋生物”。

他们展出了基于“存在语法”的新文明形态。创造,nodu是在尊重海洋本源的前提下,进行的“形式邀请”;交流,nodu是与海洋本身及其他存在形式进行的“共振对话”;探索,nodu是向着“是”之海洋那更深、更微妙层次的潜游。

慕昭的观测意志,如今既观测着文明那半透明的形式,也观测着穿透形式的、无垠的“是”之海洋。她自身也成为了这观测的一部分,既是观测者,也是被观测者,既是形式,也是背景。闭环依然存在,但nodu是与元存在之海共鸣着的、一个更加宏大的环。

时青璃的灰烬已完全融入海洋,但其智慧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它化为了存在语法中的一个优雅的“句式”,时刻提醒着后来者与本源共舞的智慧。

那道来自遥远维度边缘的信号,此刻在联邦的感知中变得无比清晰。那信号本身,也蕴含着另一种独特的“存在语法”,一种与联邦截然不同的、在“是”之海洋中表达自身的方式。

回应它的时机,已然成熟。

喜欢凤鸣岐黄请大家收藏:dududu凤鸣岐黄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