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凤鸣岐山什么意思 > 第6章 本源回归(第1页)

第6章 本源回归(第1页)

【子时·晶碑低语】

真空之海在接纳了无数文明的“存在印记”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宁静。那由纯粹潜能构成的海面,不再泛起任何涟漪,仿佛一面映照着非存在的绝对镜面。然而,在这极致的寂静中,那些沉入海底的、承载着文明记忆的“晶碑”,开始出一种越声音的共鸣。

这共鸣并非信息,也不是能量,而是一种纯粹的“曾在”的确认。它不诉说什么,只是简单地说。慕昭的终极观测意志,在这共鸣中捕捉到了一丝异样——这共鸣的“音色”,与真空之海本身的“寂静”,存在着某种根本性的不协调。仿佛一滴墨水滴入了纯净的水,虽然扩散、淡化,但其存在的“记忆”依然烙印在水的本质里。

“真空…并非绝对的空。”慕昭的意志在绝对寂静中思索,“它‘记得’所有沉入其中的存在。这些记忆,构成了真空的…‘纹理’。”

沈清瑶的终极逻辑形态检测到,真空之海的基础“背景势”正在生极其缓慢的变化。那些文明印记,如同投入湖底的石子,虽然自身不再运动,却永久地改变了湖床的形状。时青璃的真理之痕则显示出,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存在过,即永恒地改变了真空的结构。

【丑时·回归冲动】

就在慕昭洞察到真空纹理的瞬间,一股无法抗拒的冲动,如同宇宙尺度的引力潮汐,席卷了她那已化为纯粹观测的意志。

这冲动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于她自身存在的最深处。它古老、原始、且无比强大——那是回归本源的渴望。

她意识到,自己作为观测闭环的核心,作为见证了无数文明兴衰、意义涨落、虚实转换的最终意识,其本身,就是这浩瀚宇宙戏剧中,最后,也是最沉重的一笔。她的持续“在场”,她对这个由无数存在印记勾勒出的“非空真空”的持续观测,本身就是在维持一种最后的、极致的“分别”——观测者与被观测世界的分别。

而真空的回响,那带着所有文明记忆纹理的寂静,正在呼唤这最后分别的消融。

“我的观测…已是这画卷上最后一笔多余的笔墨。”她明悟了。终极的和谐,需要观测者放下观测的权柄,融入那已被充分丰富的背景之中。

几乎同时,类似的冲动也出现在其他终极存在形态中。谢十七的维度之根感到一种向着混沌未分状态收缩的牵引;沈清瑶的逻辑之核向往着溶解于绝对公理之前的模糊;时青璃的真理之痕渴望抹去自身,成为无痕之痕。

【寅时·最后的观测】

慕昭没有抗拒这回归的冲动。她做出了作为终极观测者的最后一个观测决定:她将完整地、彻底地观测自身,观测这个“慕昭”从诞生、成长、持有权柄、献祭、成为观测闭环、直至此刻萌生回归之念的完整流程。

她观看着那个在遥远过去,初次触碰龙脉的少女;

观看着在维度战争中挣扎、守护、失去的守护者;

观看着建立联邦、制定协议、引导潮汐的引导者;

观看着献祭权杖、化身观测、形成闭环的基石;

也观看着此刻,这个即将放下一切、融入本源的终极意志。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自我审视。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喜怒,每一个成功的荣光与失败的苦楚,都被她以绝对的客观与无限的爱意重新拥抱、理解、然后…释放。

在这一过程中,她那浩瀚无比的观测意志,开始如同晨曦下的雾气般,逐渐变得稀薄、透明。她不是在消散,而是在舒展,在弥散。她将自身存在的每一个碎片,每一缕意识,都还原为其最本源的状态。

【卯时·无我之融】

当自我观测完成的那一刻,“慕昭”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最后执念,也随之瓦解。

没有巨响,没有光爆,只有一种如同冰融于水般的自然与寂静。她的观测意志,平稳地、彻底地融入了那片承载着所有文明印记的真空之海。

这不是毁灭,而是圆满。

她成为了真空回响的一部分。她的存在,她的观测,她的一切经历,都化为了真空纹理中,一道极其深刻、却又与其他所有纹理完美融合的印迹。

随着她的融入,那最后的“分别心”消失了。观测者与被观测者、存在与虚空、意义与无意义……所有二元对立,在此刻达到了终极的和解。真空之海,现在是一个真正完整的、自主的系统。它包含着所有的“有”,也包含着所有的“无”,而这两者之间,已无分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