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买了十个肉包子准备带回去给小桃她们吃。想了想又另外给才大娘子买了五个。
小满这就算一个大主顾了,店家高兴得不行,用两张草纸给她仔细包好,再用麻绳捆牢,可以拎着走,不费劲。
“如若回去凉了,放在篦子上气一蒸就好。”店家嘱咐,看小满拎着绳子试,看结实不结实,笑道:“掉不下来的。你就算拎着它逛到东城门,也散不了。”
小满笑着道谢。
钱这玩意,它不能花,一但花开口,就收不住了。
小满在心里说服自己,她都给还不知道见不见她的四少爷投资了六十个铜板,给自己小姐妹们吃点东西咋啦。
草剁上插着的晶莹剔透的糖葫芦也在冲她招手,快来吃我呀,我可好吃了呢。
小满已经吃了几个月的糙饭,嘴里早就淡得不行了。哪里还能忍得住,于是又一人买了一根糖葫芦,一文钱一根。顺手给才大娘子的儿子也买了一根。
这就不得不说说,她上辈子,工作了三年,一分钱没有攒下。
拿着一堆东西往学堂走。回去赶得巧,才大娘子正拉着一个小男孩在门口说着话。
男孩长得和才大娘子的男人就如同一个模子拓出来的一样,很是俊俏。
“大娘子,我回来了。”
“哎哟,小满呐,你回来了。”才大娘子擦了擦泪,对小庆说:“这是娘一处做活的,你叫小姨。”
“小姨。”小庆乖巧喊人,可能也就六七岁的样子,脸上还有些婴儿肥,小满都忍不住想捏一捏。
“唉。”小满答应一声,把包着五个包子的纸包递给他说:“小姨请你吃包子,哪,还有这支糖葫芦。”
小庆抬眼看他娘。
“小满,你现在月钱都落不到手里,可不敢这样乱花钱啊。”才大娘子急道。
“大娘子,我知道了。我平常节俭的很,这不是出门了,就忍不住买点。难得小庆叫我小姨,咋也得给个见面礼啊。”小满笑,“好孩子,快接着吧,吃饱了,好好读书,将来中个举,当个大官,把你娘接出来享清福。”
小庆努力点头。
才大娘子才忍住的泪又流了下来。
看着小庆拿着东西进了学堂院子,小满搂着才大娘子的胳膊往回走。
回来坐的牛车,车上挤了许多人,一个人只收三文钱。但只能送到秦国公府附近不远处,并不能到家门口。
回来的车钱是小满抢着付的。
回了夹道院,当值的人都还没回来。
她把剩下的钱拿出来点数一遍。
这次出门一共花了o文钱,花的时候神清气爽,现在一算账,难受的她,心脏病差点出来。
那可是o个铜板啊,她得提多少桶热水才能赚回来啊。
小桃和小草推门进来,笑道:“想是你要回来了,这个猴盼的什么似的,快说说,买什么好吃的了?”
小草撅嘴,扭捏着说:“我哪里就是猴了,我就……”
小满和小桃同时黑着脸瞅她,她哽了一下,便收敛一分。
“这么些。”小满指了指桌子上的东西,转头对小草说:“咱们先去找三丫,小草你去找秋莺,大厨房见。”
“嗯。“小草听令跑了。
小桃帮着小满拿着东西,好奇的打听,“才大娘子家啥样啊?”
“一进小院,半旧。不过她儿子进学堂去念书了,大娘子挺高兴。”小满说。
“唉哟,那可是好,万一将来考个进士啥的,再谋个一官半职的,才大娘子这一辈子就值了。”小桃羡慕不已。
“确实是。”小满也很难不赞同。她已不似初来时那样天真了。
在现代社会,女孩子还可以说,我不靠别人,我只靠自己。但在这里,那就是笑话。就她们这几个在院外的粗使丫头,命运全捏在主子手里,或许主子都不会正眼看她们,稍有些权势的嬷嬷就能支配她们了。
待过上个几年,有点本事的,成功爬上去了,有幸会被指给有些家资的仆人家的儿孙,爬不上去的,可能就会被配给庄子上的农户家的子孙们。
秋收过后,有许多庄子上的管事进来给子孙求婚姻。
四房因为刚回来,还没有丫鬟被盯上,二房放出去了好几个,有一个丫鬟不愿,偷偷哭了好久,最后也还是从了。
小满忽然有些害怕,她不会过些日子,真的会羡慕起秋莺来吧。
她暗地里打了个激灵,赶紧摇头甩掉这奇怪的念头。
到了大厨房旁边的偏厦。
如今日日刮着风,偏厦更是没人肯来,就成了她们四人聚会的场所了。
三丫用托盘端了四碗热汤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