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你那傻样,脸都笑变形了,还不赶紧正经点?堂堂皇子,跟个小娃娃抢风头。”
转头却带着笑意看向皇后。
“娘娘您也瞧见了吧?砚昭到了老二怀里才肯安静,不闹也不哭,笑得眼睛都弯了,这不是有缘是什么?血脉相连的人,就是不一样。”
楚砚昭这番举动等于给皇后递了个台阶。
丽妃这话更是顺势搭了梯子。
皇后顺水推舟地点点头。
“丽妃说得对。他们是亲兄妹,血浓于水。偶尔拌个嘴,闹点误会,也是常事。孩子之间的事,不必太过计较。”
这意思很明显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今日之事,就此揭过。
丽妃马上接话。
“娘娘英明。打断骨头连着筋,老二虽不说,心里其实最护着砚昭。平日里沉默寡言,可关键时刻,还不是第一个站出来?”
“可话说回来,老二毕竟做错了事,若一点惩罚都没有,未免太没规矩。日后其他皇子效仿,岂非乱了纲常?丽妃,你觉得如何?”
“皇后娘娘说得对极了。”
见丽妃态度这么配合,皇后略一思索,说道。
“那就让我宫里的丹荔姑姑去一趟承庆殿,好好教教延川宫里的规矩。”
“什么时候把规矩全都弄懂了,什么时候才能离开承庆殿。到时候丹荔姑姑再回凤仪宫不迟。”
丹荔姑姑是凤仪宫专管礼仪教导的女官。
她平日里虽话不多,但每一句都掷地有声。
宫里上下无论是嫔妃还是内侍,皆对她心存敬畏。
丽妃听罢,脸上笑意盈盈,起身恭敬行礼。
“臣妾代延川谢过皇后娘娘栽培。娘娘宽厚仁慈,肯为皇子亲派名师,此乃延川之福,亦是臣妾之幸。”
楚斯民抱着楚砚昭,一脸无奈地跟着附和。
“多谢母后关心,儿子一定认真跟着丹荔姑姑学规矩,绝不敢懈怠半分。”
几句话间,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皇后满意点头,丽妃也松了口气。
唯有旁边的昭仪咬牙切齿。
至于椒房殿后来还有没有别的风波,楚砚昭完全不知道。
因为楚斯民已经把她抱回了扶桑殿。
没了外人在场,楚砚昭立刻垮下脸来。
整个人软趴趴地靠在楚斯民怀里。
楚斯民挠挠耳朵,纳闷地问。
“妹妹,怎么一回来就不高兴了?刚才在椒房殿不是还挺乖的吗?”
楚砚昭心里翻白眼。
高兴你个头啊!
那一屋子人各怀心思,说话绕来绕去,句句带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