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舟办公室那紧握的手,传递的不仅是温度,更是一种磐石般的力量和无声的誓言。那句“我们一起扛”,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林溪在风暴中飘摇的心。擦干眼泪,走出那扇门,她已不再是那个被愧疚和恐惧压垮的林溪。
接下来的日子,指挥部如同高运转的精密机器,在高压下迸出惊人的效率。
事故调查方面:
林溪提供的“伪造资质”铁证成为突破口。公安局网上追逃出不到小时,失联的“宏图设计”负责人刘志明在邻省一个小旅馆被抓获。突击审讯下,心理防线崩溃的他供认不讳:宏图设计为了拿下项目,伪造了刘志明(其堂兄)的高工资质文件,并在投标时恶意压低报价。支护设计本身存在偷工减料、参数不达标的问题,以次充好。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迎合钱卫东“快和省”的要求。
宏图设计的法人和实际控制人也相继落网,公司账户被冻结,大量伪造文件和违规操作证据被起获。
钱卫东的详细“交代”材料也印证了其失职行为——审核流于形式,对明显不合常理的低价和短工期缺乏警惕,被刘志明“专业”的吹嘘蒙蔽(或被某种暗示影响),未进行深入的资质核验和方案审查。
施工方和监理方也因未严格按图施工和监管不力,被立案调查,相关责任人被控制。
调查结果迅形成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结论清晰:这是一起由设计单位伪造资质、提供缺陷方案,施工方违规操作,监理方失职,以及项目负责人(钱卫东)严重失职渎职共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张宏余孽的深度介入虽被怀疑,但现有证据链尚未直接指向更高层。
处理结果:
宏图设计被吊销资质,相关人员移送司法机关。
施工方、监理方被重罚,清退出云川市场,责任人依法追究。
钱卫东:被撤销指挥部副总指挥职务,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调离核心岗位,降为区政协某委员会副主任(明升暗降,彻底边缘化)。沈砚舟力排众议,保住了他的公职,但政治生命基本终结。这是对其过往功劳和最终配合调查的“体面”处理,也是沈砚舟对“稳定”的考量。
沈砚舟作为指挥部总指挥,负有领导责任,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讨,并在区委常委会上进行自我批评(象征性处罚)。
舆情应对方面:
林溪协调宣传部、网信办,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快报事实:事故生后小时内,布权威通报,确认人员安全(轻伤),定性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表明严查到底、绝不姑息的决心。
慎报原因:在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第一时间公布“设计单位伪造资质、提供缺陷方案”的核心调查结果,将矛头精准指向责任方,有效转移了公众对政府决策(沈砚舟垫资)的质疑。
重报进展:连续布责任人处理结果、后续整改措施(全面排查全区在建工程、严把设计施工监理资质关)、以及对伤者的妥善安置赔偿情况。
打击源头:网信办成功锁定并打击了几个恶意炒作、散布谣言的网络推手账号及其背后的小公关公司,掐断了负面舆情的持续酵源。
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汹汹舆情迅平息。公众的愤怒从指向政府转向了无良企业和失职个人,对政府快反应、公开透明、严肃追责的态度,反而赢得了一些理解和支持。沈砚舟在事故通报会上的沉稳、担当和毫不回避的态度,也为他个人形象挽回了不少分数。
省创投的转机:
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公布后,林溪第一时间将全套材料加密送给了省创投的张总,并附上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说明信。信中不仅详细解释了事故真相和处理过程,更重点阐述了云川区刮骨疗毒、整肃队伍、重塑营商环境的决心,以及产业转型计划不会因此动摇,反而会更加注重质量和规范。
两天后,张总主动给沈砚舟打来了电话。
“沈书记,报告和信我都看了。”张总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处理得很果断,也很透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不容易。”
“张总过誉,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沈砚舟的声音沉稳有力。
“嗯。”张总顿了顿,“事故是不幸,但也暴露了问题,解决了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未必全是坏事。至少证明了云川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执行力,这恰恰是我们这种引导基金最看重的合作伙伴品质之一。”
沈砚舟和林溪(在电话旁听着免提)的心同时提了起来。
“所以,”张总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温度,“我们评审委员会经过重新评估,认为云川产业转型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你们处理危机的决心和能力值得肯定。原定推迟的上会……决定照常进行,就在后天上午。林组长,还得请你再跑一趟省城,这次,希望带回来的是真正的‘定心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