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调出后台数据:"过去一个月,我们在上海的订单增长率已经放缓到。这说明市场接近饱和,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苏晚晴也调出数据:"但是我们的用户留存率提升了o,客单价增长了。这说明深耕现有市场同样能带来增长。"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会议不欢而散。
下午,苏晚晴独自在办公室里复盘。她理解杨帆的焦虑——资本市场的压力、竞争对手的动向、团队对增长的渴望,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压力。
但她更清楚记得护手霜危机时的狼狈。如果不是供应链及时跟上,如果不是物流系统顶住压力,平台可能已经崩盘。
"晚晴,"韩梅梅推门进来,"大家都在议论你们的争论。"
"你怎么看?"苏晚晴问。
韩梅梅犹豫了一下:"我觉得你们都没错,但都太极端了。为什么不能找一个平衡点?"
这句话点醒了苏晚晴。
晚上,她重新分析了所有数据,做了一个详细的推演。然后给杨帆了条消息:"明天早上,我们单独聊聊。"
第二天,在公司的天台花园,两人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
"我理解你对增长的渴望,"苏晚晴先说,"但我希望我们记住创业的初心——不是为了把估值做高,而是为了创造真正的价值。"
杨帆叹了口气:"但投资人有他们的期待。"
"所以我们更要找到可持续的增长路径。"苏晚晴拿出新的方案,"我建议采取双轨制:"
轨道一:稳健经营
·以上海为样板,继续深耕
·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实现单城市盈利
轨道二:创新探索
·组建特别小组,试点新业务
·在小范围内测试扩张模式
·积累跨区域运营经验
"这样既不会错过机会,又能控制风险。"她说。
杨帆思考良久,终于点头:"这个方案可以试试。"
两人握手言和。但苏晚晴知道,理念之争不会就此结束。随着公司展,这样的分歧还会不断出现。
重要的是,要建立解决分歧的机制,而不是回避冲突。
回到办公室,她在工作笔记上写下:
"创业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既要看着前方的目标,也要留意脚下的路。平衡,是创始人最重要的修行。"
窗外,秋意渐浓。理念之争暂时平息,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
喜欢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请大家收藏:dududu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