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上海已经初显夏意。苏晚晴收到一封精致的邀请函:"新消费品牌峰会",主办方是启明创投,主讲人名单上赫然印着顾淮之的名字。
这次,她的名字出现在"特邀嘉宾"一栏。
峰会当天,她选择了一套得体的深蓝色西装,这是用"山海"第一个月利润买的。出门前,她在镜子前停留片刻,想起第一次听顾淮之演讲时,那个坐在最后一排的自己。
会场设在陆家嘴的五星酒店。签到时,工作人员恭敬地引导她到前排嘉宾席。座位牌上烫金的"苏晚晴山海小店创始人"在灯光下微微反光。
"苏总,好久不见。"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她转身,看见顾淮之微笑着站在面前。与一年前相比,他没什么变化,只是看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
"顾总。"她从容地伸出手。
"听说山海展得很好。"顾淮之与她并肩走向会场,"特别是用户共创的模式,很有创新性。"
"还要感谢您当年的指点。"
开场后,顾淮之的演讲依然精彩。但苏晚晴注意到,他提到的几个案例,都与"山海"的模式不谋而合。当大屏幕上出现"校园市场的新机遇"时,她意识到下一个就该她上场了。
"下面有请山海小店创始人苏晚晴,分享她如何用一年时间打造出学生最喜爱的品牌。"
台下坐着数百位投资人、创业者和媒体记者。苏晚晴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讲台。
"一年前,我还在夜市摆摊。"开场第一句话就吸引了全场注意,"当时最大的梦想是每天能卖出十根数据线。"
她展示了一张照片:昏暗的夜市里,那个简陋的小摊位。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给品牌取名山海。"她切换ppt,屏幕上出现品牌的三个内涵:
·山:稳健的根基
·海:广阔的视野
·小店:不变的初心
"我们不做平台的附庸,不做资本的奴隶,只做学生成长路上最真诚的伙伴。"
接着,她分享了几个关键决策:
·拒绝盲目扩张,专注用户价值
·建立用户社群,实现共同成长
·用内容建立品牌,而非价格战
每个观点都有数据支撑:
·用户月复购率:
·自然流量占比:o
·零营销费用下的自然增长:o
当她展示"左撇子友好系列"的开故事时,台下响起阵阵笑声和掌声。这个案例生动诠释了如何从细微需求现大市场。
问答环节,第一个提问的居然是顾淮之。
"苏总,"他拿起话筒,"你提到不接受对赌、不盲目扩张,但如果资本要求更快增长,你会如何平衡?"
这个问题很犀利。全场安静下来,等待她的回答。
苏晚晴微笑:"顾总,如果一个投资人更关心对赌条款而不是用户价值,那说明我们不是同路人。"
她继续道:"企业就像孩子,有的父母选择催熟,我们选择自然生长。可能长得慢一点,但会更健康。"
这个比喻赢得满堂彩。
会后,顾淮之特意找到她:"你的分享很精彩。"
"是您的问题问得好。"
"不,"他摇头,"是你做得更好。这一年,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创业者的成长。"
他递过来一张名片:"下周末我有个私人聚会,都是做实业的创始人。有兴趣来吗?"
苏晚晴接过名片:"我一定到。"
回公司的路上,她回想今天的每个细节。从台下到台上,从学生到嘉宾,这条路她走了一年。
但比起聚光灯下的光环,她更珍惜的是那份从容——不再为身份焦虑,不再为估值狂喜,只是专注地做正确的事。
韩梅梅在公司等她,迫不及待地问:"见到顾淮之了吗?"
"见到了。"苏晚晴放下包,"他还邀请我参加私人聚会。"
"太棒了!这说明他认可你了!"
苏晚晴却平静地说:"被谁认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认可自己在做的事。"
她打开电脑,开始准备下周聚会的材料。这一次,她不是去寻求认可,而是去分享价值。
从仰望星辰,到与之同行。这个转变,是她用实力一步步走出来的。
而山海之路,还有更远的风景等待探索。
喜欢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请大家收藏:dududu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