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血案:杀人者自行写信报警,苏格兰场大为震惊》。
而报道的内容,越看凯瑟琳越是心惊。
记者报道口吻公正简洁,写明了是苏格兰场收到了一封来自凶手的信件,提醒警方两天前的某公寓死了人,而至今警察都没有发现。这封信件的目的就是喊警方去收尸。
——这和凯瑟琳关于《谋杀指导》的初步构思一模一样!
尽管记者没将案件和凯瑟琳的小说联系起来,但架不住《海滨杂志》发行量极大。读了杂志的读者,难免会联想到杂志刚开的新连载。
怪不得会有人直接写信问呢!
这本来也和凯瑟琳没什么关系。
充其量就是碰巧而已,死者不幸,但凯瑟琳的《谋杀指导》要先于案件一个多月成书,实在是难以说是有嫌疑。
但……
凯瑟琳看到报道最后,呼吸猛然一顿。
记者用平白简单的文字,清晰写下了受害者的身份。
“死者名为卡特·哈维尔,是伦敦军械库公司的商业代表。据传他在去世前不久,曾与伊顿航海公司的老板亨利·伊顿发生过矛盾,但早在案发之前,伊顿就因谋杀未遂而被捕入狱。
笔者得到消息后,前往哈维尔的公寓。尽管警方已经封锁了案发现场,可笔者仍看到,死者倒下的地方,墙壁上写着‘这就是背叛者的下场’一行大字。”
卡特·哈维尔死了?!
凯瑟琳轻轻捂住嘴巴,以避免过分震惊的表情惊吓到自己的两位姐妹。
如果记者报道的是真的……
那估计就是整个事件的幕后黑手找上门了!
看伊顿被捕之前惊慌失措的模样,就知道这什么厄瑞波斯爵士势力范围很大。卡特·哈维尔临时变卦、退出生意,他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但凯瑟琳怎么也没想到,哪怕是在伊顿被捕之后,对方依旧会出手。
胆大包天,也足以可见这位“爵士”深不可测。
不太妙啊。
凯瑟琳思绪飞速展开,越想越兴奋。
这位爵士,八成已经知道了她和克里斯丁在调查此事,也知道了是他们把伊顿送到了监狱之中。
但只有卡特·哈维尔遇袭,可见爵士没有把他们视为威胁。
为什么?
他接下来想做什么?
克里斯丁知道这件事吗?不管知不知道,凯瑟琳都得去通知他。
以及,凶手主动提示警察的行径,真的只是碰巧和凯瑟琳的故事设计一样吗?
她维持着平静姿态,将余下的信件一一拆开、飞快看了一遍。
大部分都是询问案件和连载关系的,还有些大胆的,更是直接质疑:这一切不会是“乔治·贝尔”设计好的吧?
凯瑟琳默不作声地将好奇的、追问的,希望“侦探贝尔”能在现实中破案的,甚至是指责《谋杀指导》就是凶手本人所写的所有信件都收到一起,转身哗啦啦倒进了壁炉里。
这么一烧,吸引了玛格丽特和安妮的注意力。
“凯茜,怎么了?”玛格丽特关心地问道。
“没什么。”
凯瑟琳长舒口气,“出了个案件,凶手主动写信给了警方。嗯,死者和克里斯丁先生还是老相识。”
“什么?!”
玛格丽特瞪大眼睛,“那这不和凯茜的故事一模一样?”
凯瑟琳哭笑不得:“也没有一模一样!”
安妮则露出忧心忡忡的表情:“这、这会不会对你的连载有影响?”
当然有影响。
下一期《海滨杂志》,怕是要因为舆论一刊难求了!
虽然很对不起哈维尔先生——凯瑟琳在心中默念一声哀悼,但现实中凶手一则信件,可是实打实给她的作品打了“广告”。这下,连平时没有订阅杂志、对通俗小说不感兴趣的,估计也得赶在下一期买来瞧瞧,这《谋杀预告》究竟是怎么回事。
谁能想到,乔治·贝尔的名声,居然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打了出去!
但现在这还不是重点。
凯瑟琳拿着报纸起身:“我得去通知克里斯丁先生。”
哪怕她也不知道,昨天的克里斯丁先生究竟是怎么了,居然做出在舞会上当场离席的行径来。
就算不想见自己……这案件终于有了进展,他不见也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