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杆砍完又去收黄豆,黄豆整根砍下来,搬回家晒干,再用棍子把豆荚敲碎,把黄豆敲打出来。
家里的院子又是晒玉米棒,又晒黄豆杆,地方不够,就把玉米棒搬到小卖部门口的空地上,地上铺着草席,再把玉米棒放上下去晾晒。
而村里的其他人,则是把家里晒不下的稻谷,玉米棒搬到村部那里。
以前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一块收上来的粮食都在放在村部里晒干。
村部这么的地方就是为了晒粮食,存放工具,贮存粮食而建的。
即便现在分田到户了,大家每次收粮上来,依旧搬到村部去晒。
也没固定划分区域,先到先得,谁先过去,谁就先晒。
现在大家都有三轮车,不管是搬去村部晒,还是晚上收回来,都特别方便。
把黄豆砍完之后,又去把红薯和土豆挖起来,至于地里那些菜,还能长长,不急着挖。
但是把红薯和土豆挖起来后,又赶紧翻地了,重新种下去。
重新把粮食种下去后,才有时间去处理收回来的粮食。
在院子里铺上草席,一手抓着一把黄豆杆,一手拿着一根棍子对着黄豆夹敲打,把黄豆敲到出来。等黄豆敲打出来,再用簸箕颠干净。
黄豆弄完,又到给玉米棒脱粒。
去年都是独手剥玉米粒,经常把手弄得红肿。
今年在手机上学了脱粒方法,一是固定一只解放鞋,抓着玉米棒对着鞋底花纹用力搓,玉米粒就掉了。
二是用搓衣板,玉米棒在搓衣板上滚几圈,玉米粒就脱好了。
试验过后,这两种方法都好用。
勤书意把这两种方法跟村长说了一声。
村长立马跟村里人说,当天在村部的晒谷场里,有人的拿着解放鞋搓玉米棒,有的人拿搓衣板搓玉米棒。一大群人忙得热火朝天。
“还真别说,这样搓玉米棒,真快啊!”
“要是早点知道就好了,我就不用少挣那么多工分了。”
“谁说不是呢!”
在大人们惋惜少挣工分的时候,孩子们拿了一个又一个玉米棒在搓衣板上,在解放鞋上使劲搓。
“大哥,搓玉米真好玩。”大宝一出脸汗,手还不停抓着玉米棒子在搓衣板上,来回搓,整个人兴奋得不行。
面条把前面堆得满满玉米粒推平:“我也觉得好玩,真的是太简单了。”
包子看放在边上的玉米棒已经没有多少了,叫上馒头一块再拿点过来:“馒头,快过来。”
“来了。”馒头把手上最后一点的玉米粒脱完。
花卷已经搓累了,小矮几都不坐了,一屁股直接坐在玉米粒里,用脱干净的玉米棒搭房子,再把玉米粒关在‘房子里面’,接着又推倒,继续搭。
……
又收粮又翻地又种粮,忙碌了十日,终于弄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