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京城舆论汹涌。
无数读书人将陆尘视为离经叛道的叛徒,口诛笔伐。
太子赵衡在朝堂上力排众议,甚至不惜与自己的老师李斯年当庭辩驳,最终以储君之位作保,才勉强将此事压下。
但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个“活阎王”的笑话。
没了天子剑,没了都察院,他陆尘,还剩下什么?
……
数日后,京郊。
一座古朴而大气的学宫拔地而起。
没有雕梁画栋,唯有“稷下学宫”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透着一股不屈的风骨。
开办之日。
学宫门前,门可罗雀。
冷清得能听到风声。
远处官道上停着的几顶华贵官轿,和周围茶楼里坐满的、看热闹的读书人,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国子监祭酒李斯年,正坐在一顶八抬大轿内,手握茶盏,闭目养神。
他身旁,一名年轻官员低声道:“老师,您看,我就说无人会去。这陆尘,不过是哗众取宠之辈,高估了自己。”
李斯年眼皮都未抬。
“竖子狂妄,自取其辱。今日,老夫便要让他知道,何为‘士林清议’,何为‘人言可畏’!”
话音刚落。
学宫前,陆尘一身青色布衣,在一片嘲弄的目光中,平静地走了出来。
他身后,铁牛等三十名缇骑,虽也换了便装,却依旧身姿笔挺,眼神如刀,将所有不怀好意的目光一一挡回。
陆尘环视四周,看着那些空荡荡的报名桌,看着远处那些幸灾乐祸的嘴脸,脸上没有丝毫失落。
他只是微微一笑,取来笔墨纸砚,在空无一人的学宫大门前,缓缓铺开一张丈余长的红纸。
“装神弄鬼!”
茶楼上有人嗤笑。
陆尘充耳不闻,提笔蘸墨。
他手腕悬停,气沉丹田,随即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上联书就: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一联写出,周围的读书人先是一愣,随即不少人点头,暗道“好句”。
但也仅此而已。
此联工整,却也常见。
李斯年的轿帘掀开一角,苍老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尘却毫不停顿,墨走龙津,落笔下联!
那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力透纸背,带着一股金石之气!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当最后一个“心”字落笔,那股凛然正气,让整个场面瞬间死寂!
所有嘲笑声戛然而止。
那些看热闹的读书人,一个个呆立当场,脸上的表情彻底凝固。
风声雨声,是读书人当闻之声。
家事国事,是读书人当管之事!
这不再是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