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在以前,她自己勒勒裤腰带,也会帮人家一把。
但被大女儿给整治了一次后,再也不轻易借钱了。
除了生重病急需用钱的人家,会借点,其他人一概不借。
赵春杏要借钱去西北,张口就是一百块。
王凤英立刻拒绝了。
她家日子虽然好过了些,但是一百块仍是一笔大数目。
靠着大女儿的补贴,家里有两三百积蓄。
她不想让女儿被人骂贴娘家,早就不让她寄钱来了。
这些钱是给孩子们上学用的,他们日常都不舍得花。
怎么可能一下子借出去。
“我们家也没那么多钱。”王凤英说。“你还是找你爸妈要吧。”
“怎么可能?”
赵春杏才不相信,林晓晴当年的彩礼就一千块了。
这几年他们照顾秦家人,秦家人平反了怎么也得给他们一笔钱。
再加上林家人向来会过日子,肯定攒了一大笔。
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三姨,你是看着我长大的,难道不想我嫁个好人家。只要你借给我钱,等我到了西北,嫁了政委,就加倍还给你,怎么样?”
秦谨行是城里人,林晓晴要了一千块彩礼,那个政委也是城里人,她就算不能要一千也能要八百。
“我家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晓山他们几个全都在上学,只有我和你姨夫两人挣工分,大队分得粮食不够吃,家里的钱又要买口粮,又要交学费,家里总共也没有一百块。”
晓晴写信的时候,没有提营里的事,王凤英不清楚人家政委的择偶标准。
但是能做到那个位置,肯定不缺好的相亲对象。
她不觉得,人家一定能看上春杏。
赵春杏见她找借口,气鼓鼓的说,“三姨,你是不是不想借给我,怕我嫁了政委,抢晓晴姐的面子,你放心,我可以誓,我要是嫁了政委,一定和表姐互帮互助。你想一想,跟政委结亲,对姐夫也有帮助。到时候晓晴姐也跟着受益。”
她知道三姨疼大女儿,这个理由一定能说服她。
她不知道的是,林晓晴害怕爸妈耳根子软,会被这些亲戚给蛊惑,一早就写信说,不许借钱给他们。
尤其是赵春桃家和舅舅他们家。
“我家是真没钱,你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赵春杏比妈妈、姐姐都聪明,可是他们家人却有一个通病:光说借钱,从不讲还钱。
借钱千般好,还钱万般难。
赵春杏气得咬牙,心中把这个三姨骂了许多遍。
“不借就不借,当谁稀罕你家几个臭钱!”
说完便甩着胳膊跑走了。
王凤英啐了声晦气,幸好没借,不然,就这德行,能还钱才怪。
赵春杏没借到钱,心情郁闷的在村子里闲逛,看到秦家留下的小院,突然想到了办法。
她哼着歌回到了家,找来弟弟的本子,撕了一张,给大姐写信。
她只上过三年学,半写字,半拼音的给赵春桃写了封信,问秦家的地址。
秦家
昨晚下了小雪,地上落了一层白。
秦雅岚衣衫单薄的站在院子里,哭着求爸妈原谅。
从秦家人回城后,她便隔三差五的来。
起初,他们连面都不愿意见,现在,她已经能进到院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