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就沈家那群文化人,又软又怂,比柿子还好捏,就算不乐意又能怎样?
但冯父显然想得更长远。
不管怎麽说,女儿一家都还有用。
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可不能真的给绝了念想。
这是必要的怀柔态度。
横竖跟女儿女婿一家交往,自己只可能占便宜不可能吃亏。尤其以後孙子一代的教育,还需要亲家指点呢。
这就不得不说男人的“智慧”了。
嘴脸丑恶的永远是女人。
既得利益者永远是男人。
他们总能在矛盾中完美隐身,然後以大好人的形象,获得一切好处。
你说气人不?
沈梦砚表示:学到了学到了。
如果自己不是个小婴儿,她都掏出本本做笔记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没毛病。
冯父的茶技确实有一手。
起码冯招娣在听完他叮嘱後,感动到声音哽咽。
不管怎麽说,爹这一刻还是爱自己的。
那麽温和丶那麽慈祥……
她哽咽点头:“嗯,我和慕舟路上会小心的。”
怂爹沈慕舟也赶紧附和:“是啊,爹您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招娣的。”
“嗯,那我就放心了。”
气氛已经烘托到这里,冯父也毫不含糊配合演出。
俨然一个满心满眼都是女儿的老父亲。
然而,茶宝沈梦砚怎麽会允许外公一个人演独角戏?
当然要上场battle,联袂来一出祖孙对手戏啊。
虽然作为半岁小婴儿,演技可操作空间有限,但好在目标观衆愚蠢,不需要太多花活,只一个熟悉配方就足够。
于是——
某一家三口从娘家门槛跨出,准备回家。
却冷不防,小婴儿扒着门框就是不肯走,还一副很激动的样子。
小夫妻有些好奇,赶紧关心女儿:“宝宝怎麽了?”
小茶宝一脸天真,指着妈妈手里的空瘪袋子:“东西丶东西呢?”
“……”
东西自然都留在冯家了。
按说,大年初二回娘家,带东西很正常。
但把所有东西都留下,却没有任何回礼,就绝对不正常了。
拎着空荡荡袋子的冯招娣尬在当地。
全场也陷入诡异的沉默。
纵然脸皮厚如冯家,此刻也没法装作视而不见。
冯父轻咳一声,微微退身。
冯母习惯性上前一步补位。
并以一串夸张的笑声拉稳仇恨:“哈哈哈~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家就没啥好东西,这大过年的真拿不出手啊!真要回礼给你们,你们沈家肯定也看不上呢!”
这借口显然找得不完美。
起码亲生女儿冯招娣是伤心了。
别的不说,母亲一口一个“你们沈家”,就已经是把她当成了彻彻底底的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