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还会颠锅!
陈飞勇眼睛都看直了。
他跟宋逸平是一块儿长大的,他可是记得很清楚,以前宋逸平可是宁愿啃又冷又硬的馒头,也不愿意去给自己煮碗面。
结了婚,竟然性情大变,不光会做饭,厨艺还这么好。
“老宋,你现在也忒贤惠了吧。”
宋逸平瞥了他一眼,“像你这种连个对象都没有的,当然理解不了。”
陈飞勇当胸被插了一刀,摇摇欲坠。
宋逸平,“别光干站着,给我剥几个蒜头。”
“你见过谁家客人,上门做客还干活的?”
说是这样说,还是任劳任怨的开始剥蒜头。
颜如意回来的时候,宋逸平已经把菜都烧好了,四菜一汤。
陈飞勇再次惊叹宋逸平厨艺的突飞猛进。
想想小时候,他跟在宋逸平屁股后面,跟一天都混不上一口热水喝。
宋逸平都懒得烧,俩人都是直接对着水龙头喝冷水。
这待遇,天差地别。
陈飞勇报复性的吃了两大碗饭。
吃过饭,颜如意把严复华给她的小提篮拿给陈飞勇看。
陈飞勇眼睛就是一亮,“这提篮做的精致,嫂子你如果不说,我都想不出来这是用玉米衣编的。”
“严姐说只要客户说出样式,他们基本上都能编出来。”
陈飞勇主要是做贸易的,什么赚钱他做什么。
他从这个小提篮上嗅到了商机,问颜如意,“嫂子,你有这个严姐的电话或是地址吗?”
“有。”
颜如意把严复华的电话和地址都给了陈飞勇,“你跟她说,你是我的朋友就行了。”
陈飞勇把电话收起来了,“上个月我在《京市日报》海外版上登了一则贸易广告,前天接到一个港商的电话,他是做工艺品生意的,主要销往欧美地区,他想让我帮他找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工艺品,我正发愁怎么找呢,这不正好送上门了。”
《京市日报》海外版,主要面向港澳和欧美地区的华人华侨。
主要内容是介绍京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经济方面的政策。
主要目的就是招商引资。
颜如意不知道上面还可以登广告。
既然能登广告,就能做别的。
颜如意心里一直琢磨这件事。
第二天她专门去找了份《京华日报》海外版,各个版面翻来复去看了好几遍,心里就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她想在《京华日报》海外版上面开个专栏。
专栏名字她都想好了,就叫“嘉利得说古董”。
既科普了文物古董知识,又变相给嘉利得打了广告。
嘉利得刚成立还不到一年,目前的客户主要还是来自国内。
客户单一,而且影响力太小。
而《京华日报》海外版却是面向海外发行,如果颜如意的设想成真,就能迅速在海外打开嘉利得的知名度。
颜如意迅速开了个会,会上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个主意好是好,不过执行难度有点大。
没有先例。
周惠丽却是很有信心,“那咱们嘉利得就开创这个先河。”
夏鹏飞,“我也觉得可以试一试,我看过《京华日报》海外版,总体感觉就是过于严肃了,如果真开了专栏,还能给报纸增加一些趣味性,说不定还能增加报纸的销量。”
……
颜如意,“既然大家都赞成,那我们就去和报社沟通一下,周惠丽,你跟我一起去吧。”
周惠丽口才说,能说会道,脑子转的也快,颜如意出去谈业务,都喜欢带着她。
两人去了京华日报社。
她俩也不知道应该找哪个部门,就问门卫大爷,“大爷,我们是来谈业务的,请问应该去哪个部门?”
“谈业务去广告业务部,在三楼,门口挂的有牌子。”
颜如意和周惠丽去了三楼,找到了广告业务部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