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甄嬛叫婉婉 > 第239章 荷风下的局(第2页)

第239章 荷风下的局(第2页)

阁门再次被推开,进来的姑娘穿了件淡蓝色绣兰草的宫装,颜色素净得像池边的静水,鬓边只簪了支温润的白玉簪,没有多余的装饰,连袖口的暗纹都绣得极淡,像是怕抢了旁人的风头。她走到阁中,屈膝行礼的动作标准流畅,没有一丝慌乱,声音平稳得像池面的静水,不起半分波澜:“臣女钮祜禄姈月,参见贵妃娘娘、令妃娘娘。”

甄嬛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这姑娘比芸芷、婧怡矮些,却站得笔直,肩膀绷得稳,眼神清澈却不外露,像池边静静立着的兰草,看着不起眼,却自有股韧劲。“听闻你是芸芷、婧怡两位姑娘的堂妹?”甄嬛开口问道,指尖轻轻叩了叩案几,语气平和,目光却在仔细观察她的反应,不愿错过半点细节。

“是,臣女与两位堂姐同出钮祜禄氏,只是家中分支不同,平日见面不多。”姈月抬头,目光与甄嬛相对时没有闪躲,却也没刻意迎合,语气依旧平静,“方才在外面候场时,还见着两位堂姐的离开,想来是已经面过圣了。”

魏嬿婉在一旁温和问道:“你两位堂姐一个善做点心,一个善弹琵琶,各有专长,你呢?平日里喜欢做些什么?”

姈月垂眸,声音没有起伏,却透着难得的实在:“臣女不善歌舞,也不精于巧技,平日里跟着祖母学理家——祖母常说,女子不管身在何处,能把身边的小事顾妥帖,就是本分。也读些《内则》《女诫》,学些待人接物的规矩,不求能拔尖出彩,只求不失礼、不添乱。”她说得坦诚,没有半句讨好的话,倒像是在说寻常家事,与芸芷、婧怡的刻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难得。

甄嬛指尖顿了顿,又问:“既学过理家,那若是让你管一院的琐事,比如宫女太监的调度、日常用度的核算,你会如何做?”

“回娘娘,”姈月答得条理清晰,没有丝毫犹豫,语气里满是稳妥,“臣女会先查旧例,看看过往的调度和用度是如何安排的,摸清宫里的规矩和习惯;再请教身边的老人,知道哪些事是常例、不能擅改,哪些事可以灵活调整;最后再按院里的人头和实际需求分配,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也不浪费分毫——祖母说,理家讲究的是‘稳’,不是急着出新花样、争风头。”她说话时没有刻意表现,只像在说自己熟悉的事,却透着难得的妥帖,连“稳”字都恰好说到了甄嬛心坎里。

魏嬿婉看向甄嬛,眼里带着明显的赞许,却也藏着一丝疑惑——这三位堂姐妹的反差,实在太大了,不像是偶然。甄嬛点了点头,对一旁的小太监说:“记下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秀女里,又选了几位合心意的——满军旗的富察兰茵,是富察皇后的族中侄女,穿淡紫色绣兰草的宫装,一手围棋下得极好,说起棋理时条理清晰,带着皇后家族特有的雍容气度;蒙军旗的巴林湄渃,是蒙古巴林王的女儿,穿碧色宫装,性格爽朗却不失规矩,说起蒙古的骑射,眼神里有光,却不忘补充“入宫后当守宫里的规矩,骑射只能当闲暇消遣,不能失了分寸”;拜尔葛斯诺敏,是蒙古赛音察克之女,穿素白色宫装,擅长蒙古刺绣,绣的草原雄鹰栩栩如生,性子温婉如水,说话时声音轻柔却不怯懦;汉军旗的林安歌,是翰林院编修的女儿,通诗词歌赋,背《荷花》时语调舒缓,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清雅灵气;武攸宁,是总兵的女儿,穿深绿色宫装,会些拳脚功夫,却不张扬,只说“学拳脚是为了自保,入宫后绝不会恃技而骄,失了礼数”。

直到未时末,选秀才彻底结束。宫女们手脚麻利地收拾案几时,魏嬿婉拿着名册走到甄嬛身边,刚想开口说太后的事,却见甄嬛先抬了眼,目光落在窗外的荷池上,语气带着几分若有所思:“你有没有觉得,芸芷和婧怡,太‘过’了?”

“过?”魏嬿婉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语气里满是恍然,“姐姐是说,她们的刻意和张扬,太明显了?像是故意做给人看的?”

“不止明显,”甄嬛指尖在名册上缓缓划过芸芷、婧怡、姈月的名字,眼底的疑惑渐渐散去,多了几分清明,“像是故意的——故意露出急功近利的样子,故意显得浮躁,好让后面的人更显沉稳。”她抬眼看向魏嬿婉,语气多了几分笃定,“你之前说,太后特意补了姈月的名字,还叮嘱内务府盯紧她的规矩?”

魏嬿婉点头,忽然想起一事,声音压得更低:“对了!前几日我去给太后请安,隔着屏风听见她跟身边的嬷嬷说‘钮祜禄家的姑娘,得有个沉得住气的,才能撑得起场面,别选些浮躁的进来添乱’,当时我还以为说的是芸芷,现在想来……”

“现在想来,她说的是姈月。”甄嬛接过话头,指尖轻轻敲了敲名册上“姈月”的名字,语气里带着一丝了然,“太后哪里是想让芸芷、婧怡入宫?她们不过是太后布下的幌子,是用来衬托姈月的——用她们的急,衬姈月的稳;用她们的刻意,衬姈月的实在;用她们的浮躁,衬姈月的妥帖。咱们选姈月,看似是按品性自主选择的,实则是一步步落入了太后的算计里。”

魏嬿婉恍然大悟,后背竟莫名冒出一丝凉意:“这么说,太后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让姈月入宫?那赏花宴,百日宴让芸芷、婧怡露面,也是为了今日做铺垫,好让她们当‘垫脚石’?”

“嗯,”甄嬛轻轻应了声,目光重新落回荷池,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粉色的荷花映着晚霞,影子在池水里错落交织,倒像极了太后布下的局,“太后要的从来不是‘钮祜禄氏的姑娘’,是‘钮祜禄氏里最稳、最能安分守己的姑娘’。芸芷、婧怡越是急,咱们就越会觉得姈月的沉稳难得;她们越是刻意,咱们就越觉得姈月的实在可贵——选她时,便越没有顾虑。既顺了太后的心意,又合了咱们‘求稳’的心思,可谓一举两得。”

魏嬿婉看着名册上的名字,心里五味杂陈,语气里带着几分复杂:“那咱们……这是被太后算计了?”

“也不算纯粹的算计,”甄嬛淡淡一笑,指尖轻轻拂过“姈月”的名字,语气平和,“姈月确实是个能安稳度日、不惹是非的,选她对后宫安稳没坏处,甚至是好事。太后不过是用了点手段,让结果更顺她的意罢了。”她顿了顿,语气又沉了些,带着几分提醒,“只是往后,咱们得更仔细些——太后的心思,比咱们想的还要深,半点不能马虎。”

“姐姐说得是。”魏嬿婉点头,收起了之前的轻松,神色多了几分郑重,“我这就让人把名册整理好,送到养心殿给皇上过目,顺便让小厨房备些冰镇的绿豆汤,姐姐也累了一天了,该歇歇解暑。”

“嗯,”甄嬛起身,走到阁外,晚风带着荷香吹过来,比白日里凉快多了,却吹不散心底的那点清明,“今日辛苦你了,你也早些回去歇息,明日还要跟内务府对接秀女入宫的事宜。对了,让小厨房多备一份绿豆汤,仔细装在食盒里,送到姈月住的客栈去——就说宫里赏的,让她安心等着入宫的旨意,不必惶恐。”

魏嬿婉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这是给姈月递个话,也是给太后递个话,她们已经懂了这局中的门道,却也认了这个结果,彼此留一分心照不宣的体面。她笑着应道:“姐姐考虑得周全,我这就去安排,定不会出岔子。”

看着魏嬿婉的背影消失在御花园的青石小径上,甄嬛缓缓转身。延晖阁的阴影落在她身上,荷池的涟漪还在轻轻荡着,像一盘没下完的棋局。她知道,选了姈月,是太后想看到的结果,也是她们能接受的最好结果——后宫终究要稳,哪怕这“稳”里,藏着太后的一点算计。而那些入选的秀女,从踏入延晖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踏入了这盘深宫里的棋,往后的荣宠与安稳,全看她们自己的品性,也看这后宫的风,会往哪个方向吹。

不多时,甄嬛的宫女扶着她回了翊坤宫。刚坐下,小厨房就端来了冰镇的莲子羹,清甜的味道压下了一日的暑气与疲惫。她舀了一勺,莲子的软糯混着冰糖的清甜在舌尖散开,忽然想起方才姈月的模样——那样沉静的眼神,那样稳妥的回答,或许这才是太后真正的用意:选一个懂“稳”、守“稳”的人,帮着守住后宫的安稳。而她自己,也只能继续握着这“稳”字,守着后宫的平和,也守着与太后之间那点微妙的平衡。

喜欢甄嬛嬿婉修正后宫请大家收藏:dududu甄嬛嬿婉修正后宫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