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日的态度,李青华和赵夏不一样。
赵夏是不喜欢大办的,以前在家里就没人会想起他的生日,后来他有了几个好友,和好友也不会一起庆祝,朋友知道他的性子,基本上到他生日的时候,也只是个祝福,给他个红包。
于赵夏而言,生日就是很普通的一天,并没有什么意义,他不想在朋友面前表演开心,于赵夏而言是一种消耗。
并不是说他不重视朋友,就因为是朋友,所以他才不想伪装。
朋友和爱人又有点不一样,应该说,有很大的区别。
朋友为他庆生,赵夏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友情的义务,需要他调动情绪去配合。
赵夏对自己生日本身无感,但他对爱人的感受有感。
当李青华看重“赵夏的生日”时,庆祝这个日子就不再是仪式本身。
愿意和李青华一起过“赵夏的生日”,成了赵夏表达爱意的一种最直接的行为。
赵夏通过参与李青华所看重的仪式,源于内在的动力是为了让李青华开心,这个过程本身能给赵夏带来满足感,而不是消耗。
爱人和朋友就是不一样的,朋友有多个,但爱人只有一个,人的心力是有限的。
赵夏只能将自己有限的“仪式感能量”给到生命中情感联结最深、利益关联最紧密的伴侣。
唯独与李青华,赵夏才愿意将平凡的某个日子,过成独属于彼此的纪念。
但李青华不一样,李青华虽然对庆生这件事并不觉得非要不可,但是如果一群人给他庆生,他是会很开心的。
所以赵夏组建了这个群,群里就他们四个,王磊、叶丽、李佳佳和赵夏。
李青华在家里一直粘着赵夏,赵夏真的没办法提早做准备,买的东西都不知道藏哪里。
干脆趁他们俩出来旅游不在家,麻烦另外三个到时候布置场景了。
因为月o号是李青华生日,他们号回去,回去就直接给他个惊喜,一起过生日。
没想到他们在正式见面前,就已经一起合作干一件大事了。
李佳佳说她来订蛋糕,其实赵夏已经物色好蛋糕店了,也问好了,但赵夏没说,把这件事让给佳佳来负责了。
赵夏把李青华爱吃的水果告诉她。
——他不喜欢太甜,蛋糕最好做一半低糖的,这样我们都能吃得满意,他爱吃蓝莓、圣女果、菠萝或者不太甜的那种葡萄。
——氛围灯、气球我已经都买好了,偷藏在杂物室,打气筒也有,双面胶也有,到时候我们下飞机后,我会带他随便逛逛,拖延时间。
王磊也参与讨论:我和叶丽都可以早一小时下班,佳佳下班过来帮忙就行,布置花两小时差不多了,吹气球,固定氛围灯。
佳佳:ok的,我下班直接提蛋糕就过去。
叶丽从赵老师对青华哥的喜好要求里都自己找糖磕起来了,磕半天才冒泡。
叶丽丽:好,要不要订饭菜?还是打火锅?
赵夏:我们会买火锅底料回去,哦对,我拉他去逛市吧,到时候骗他说择日不如撞日,那天就请你们吃饭怎么样?
其他三人迅响应:好啊好啊!
王磊是觉得耍兄弟好玩,叶丽和佳佳是纯磕糖和看好戏。
赵夏:那你们有什么想吃的告诉我,到时候我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