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齐章闩好房门,拉上窗帘,确保一丝光也透不出去。
她盘腿坐在炕上,面前摊开一本边角磨损的旧账本,旁边放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和一个红色的小存折。
她先拿起那个布包,解开系得紧紧的结。
里面是晚上从家人那里筹集来的钱,各种面额都有,捆扎得并不整齐,却透着一种沉甸甸的信任。
她手指有些颤抖,借着昏黄的灯光,开始一张一张地清点、分类、叠放。
“爹娘的三百……”
“二哥的一百二……”
“大哥大嫂的……七百八十块五毛……”
“小丫的五块三毛七……”
她低声念着,每数完一沓,就在账本上记下一笔,字迹工整清晰。
数完家人的,她又从炕席最底下,小心翼翼地抽出一个用油纸包了好几层更小的包裹。
里面是另一沓钱,面额更杂,甚至还有些外汇券。
这是她过去一年多,利用每次回家往返的机会,凭借前世记忆和对信息的敏感,和刘小芳偷偷摸摸“投机倒把”一点点攒下的。
每一次交易都提心吊胆,但回报也远她微薄的收入,当然,在北京买了房子的钱不算,虽然能赚更多,三十北京买房的机会不多,她并不后悔。
“五十六块……加上之前的……三百二十七块四毛……”
她飞快地打着算盘,珠子出清脆的碰撞声。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那本红色的存折上。
是陈星上次见面时,硬塞给她的,说是他这些年所有的积蓄和一部分伤残补助,让她需要的时候用。
她一直没动,里面有仟壹佰拾柒元陆角分。
她拿起笔,将这个数字郑重地记在账本最新一页的最上方,将所有的数字一一相加。
“家人的……一千二百零六块八角七分……”
“我自己的……三百八十三块四毛……”
“陈星的……两千一百三十七块六角二分……”
算盘珠子最终定格,仟柒佰拾柒元捌角玖分!
看着这个最终的数字,木齐章只觉得一股热血“嗡”地一下冲上头顶,心脏疯狂地跳动,耳朵里全是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
她在原地转了两圈,又强迫自己坐下双手紧紧交握,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一个灿烂到极致充满野心的笑容。
三千七百多块,在这个工人平均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块的年代,这是一笔名副其实的“巨款”。
她脑海里飞快地闪过一系列数字和画面:
鸡蛋五分钱一个,猪肉七毛八一斤,一台缝纫机一百五十块,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百六十块……
而南方那些即将涌来的、廉价的、新奇的电子表、录音机、尼龙袜、连衣裙……
它们的进价和即将爆的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利润空间……
“够了……足够了。”
她声音低哑,却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和颤抖,“启动资金……足够了!”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堆积如山的紧俏商品,看到了人们抢购的热潮,看到了财富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