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着话,很快就走到了县供销社。
今天刘小芳轮休,不在柜台。
当班的是另一位姓张的售货员大姐,约莫四十岁年纪,头梳得一丝不苟。
张大姐正低头打着算盘,听见脚步声抬起头,一眼就认出了木齐章。
这姑娘前阵子常来找刘小芳,模样普通但气质沉静,让人有印象。
“哟,木家二丫来啦?”
张大姐脸上露出笑容,目光随即落到木齐章身旁挺拔的陈星身上,眼睛顿时亮了一下。
陈星今天军装,身姿笔挺,眉宇间带着一股正气,一看就不是普通青年。
“张阿姨。”
木齐章礼貌地点头打招呼。
“哎,好好!”
张大姐笑容更热情了,眼神在两人之间打了个转,心里跟明镜似的,语气带着几分熟稔和善意:
“这位同志是……看着真精神,是二丫的对象吧?”
陈星被问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礼貌地点头回应:
“阿姨您好,我叫陈星。”
“哎哟,好好好,陈星同志。”
张大姐笑得见牙不见眼,
“郎才女貌,真般配,今天想买点啥?
尽管看,阿姨给你们挑好的!”
她这热情劲儿,比平时对一般顾客要真切得多,显然是对这对年轻人印象极佳。
木齐章被张大姐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微微侧过脸。
陈星倒是坦然了许多,他看向木齐章,低声问:
“小章,你看买点什么好?”
两人走到糕点柜台前。
木齐章仔细看了看,指着几样包装还算精致的本地特产:
“这种芝麻酥糖不错,还有这个云片糕,口感软和,应该合……合她口味。”
她巧妙地把“周晓白”换成了“她”。
“好,那就各称两斤。
”陈星毫不犹豫地说。
“哎,好嘞。”
张大姐手脚麻利地开始称重包点心,嘴里还不停夸着:
“陈星同志真有眼光,咱们这的芝麻酥糖可是老字号了,二丫你也懂事,会挑。”
称好点心,张大姐又热情地推荐:
“再带点蜜枣不?女孩子都爱吃甜的。”
木齐章觉得有理,刚想点头,陈星已经开口:
“行,蜜枣也来一斤。”
几乎每选定一样东西,不等木齐章开口,陈星就已经抢先对张大姐说了,并且迅地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钱和粮票,利落地付账。
木齐章看着他抢着付钱的侧影,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角,小声道:
“我来付一点吧,我带了钱的。”
陈星转过头,看着她,眼神温和却坚定,摇摇头:
“不用。这是我给二哥……和他们的一点心意。”
他特意把“周晓白”含糊地包含在“他们”里面,既表达了心意,又顾及了木齐章的面子。
张大姐一边收钱找零,一边看着这小两口的互动,脸上露出了然又羡慕的笑容:
“二丫,你就让陈星同志付吧,男人家给媳妇家里人花钱,天经地义。
这说明他心里有你,有你们家。”
很快,东西就买好了,大包小包提在陈星手里。
张大姐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还不住地叮嘱:
“以后常来啊,结婚的时候别忘了给阿姨送喜糖。”
走出供销社,陈星手里提着满满当当的东西,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木齐章走在他身边,陈星这不是在炫耀财力,而是在用他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他对这段关系的重视和对她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