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小不点扶苏在听见荀子说可以收下自己后,就扭身朝着身后的宫人伸手,让他把手上的食盒给自己。
那个宫人是楚姬派来侍候扶苏的,所以雍月并没怎么管,就连他手上一直捧着的食盒雍月也只当那是扶苏的零嘴,只当小孩子嘴馋并没往心里去。可是现在看来,事情好像并不如雍月猜测的那般,这里面绝对有名堂。
然后只见扶苏接过宫人递过来的食盒,走到了荀子面前鞠了一躬,奶声奶气道,“学生扶苏拜见老师,这是扶苏给老师的拜师礼。”
荀子:“???”
荀子:“……”
荀子:“!!!”
这是什么情况,怎么自己刚应下,这边拜师礼就上来了呢!?
荀子神色诧异的接过小团子扶苏送上来的食盒,觉得有点好笑,还没等他打趣几句,就听见扶苏继续奶声奶气的解释。
“因为小姑姑也是在三岁的时候自己给老师准备的拜师礼,所以为了向小姑姑学习,扶苏的拜师礼也要自己准备。”
没想到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事,雍月茫然的抬头,对着荀子一脸懵逼的指了指自己,见荀子对自己摇头,也心领神会的什么都没说,而是等着看扶苏接下来的动作。看现在的情形,荀子觉得自己不该以玩笑的心态接受扶苏的拜师礼,遂收回了打趣的心思,定定的看着扶苏,想知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扶苏知晓自己没有小姑姑聪明,可以准备很多有用的东西,”说着扶苏神情还有些失落,再次对着荀子弯腰行礼,“所以扶苏只能跟着橱役学着做一些老师的家乡点心,以表心意,烦请老师收下。”
扶苏一套连招下来,简直出乎荀子的意料了!
顺手将食盒打开,里面果然如扶苏所说的那样,装满了赵国的点心。没错,就是赵国的点心,因为荀子他是赵国人!这件事就连雍月都没想起来,可是扶苏却想到了,还为荀子准备了这些点心。
没想到这大秦长公子的心性竟然如此,刚刚还为其将来操心的荀子,突然就有了一种自己好像捡到宝的心态。注意到扶苏歪腰行礼的动作,荀子赶紧上前将扶苏扶起来,笑道,“老夫我收徒几十载,还真么见过心性如此通透的孩子,此事老夫之幸啊!”
荀子已经看过那些点心了,虽然没有亲口尝过,但是从几个点心上面那小小的手印中就可以看出,这些点心确实如扶苏所说的那般是他亲手所做,这就更让人欣慰了。
“既然拜师礼都给了,老夫自然没有不收你的道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老夫我的弟子了!”说着荀子欣慰的拍了拍扶苏的头,“多年没有归家,没想到还有人记得老夫是哪国人,你还真是给老夫一个惊喜呢!”
扶苏被荀子摸着头,像猫一样舒服的眯起了眼睛,“其实弟子也不知道,还是问过好几个宫人后才知晓的,然后……”
“老夫知晓,”荀子颔首,然后扭头看向一脸不可思议的雍月,疑惑道,“怎么了,怎么这个表情看着为师?”
“老师,你是赵人!?”
别问雍月怎么知道的,谁让食盒里的那些点心雍月都见过甚至也吃过,因为雍月的母亲赵姬就很喜欢吃,自然知道那些点心是哪个国家的!
“是啊,怎么了,这有何大惊小怪的!”
得到肯定答案瞬间闭麦的雍月:“……”
怎么了,你还问我怎么了!秦赵马上就要开战了,且他大兄还是要往灭国为目标开战,老师你就没什么想法吗!?
大概知晓雍月在纠结什么,荀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赵国命中注定有此一朝,只是一名教书先生的老夫又能做什么呢!赵王连自家主将都拱手让人,呵呵……”
哎,这里面怎么还有李牧的锅!?
“老师你不在意吗!?”雍月不放心,还是没忍住讲这句话问出了口。
“哼,他赵王迁不在意,赵国的文武百官不在意,赵国上下皆是如此,老夫在意又能如何,老夫管他们去死!”
如果说以前荀子还想着回到赵国与之共存亡,但是在知晓赵国武安君李牧被赵王迁秘密送往秦国做交易后,荀子就死心了!有这样得到君王和朝臣,赵国还能有什么未来,比起这个荀子宁可让秦入赵治理赵国黔首,至少还能给那群苦命之人一条活路!
至于荀子怎么知道赵国武安君李牧被赵王迁的事……
自然是从他的弟子韩非那里知晓的!
韩非因为嬴政给他的任务,想要问问老师对儒法结合的意见和建议,顺道就把李牧和赵王迁的事也说了!荀子收到信的时候,当时就气炸了,连带着想要回国的心思也一并歇了!而且在知道秦王嬴政未来将要安排自家弟子韩非治理赵国后,荀子也不再担心什么,将自己对儒法结合治国的想法跟韩非提了几句,便不在管赵国那边的后续。
他荀子就算要救,救得也是赵人黔首和普通百姓,至于赵王迁和朝中的那群酒囊饭袋,关老夫什么事!?
雍月:“……”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