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始了。
没有任何花哨的片头。
第一个镜头就是一片连绵不绝的光秃秃的大山。
镜头是手持拍摄的带着一种粗粝的纪实感。
伴随着一个男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喘息声。
顾沉饰演的乡村教师‘张平’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出现在画面里。
他又黑又瘦。
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
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和迷茫。
当他终于翻过最后一座山头看到那个坐落在山坳里的贫穷闭塞的小村庄时。
他停下了脚步。
久久地凝望着。
他的眼神里没有任何戏剧化的情绪。
只有一种最真实的震撼和失语。
电影的节奏很慢。
就像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庄里时间的流一样。
导演李昂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冷静地记录着张平来到这个村子之后所经历的一切。
他和村民们从隔阂到慢慢接纳。
他把废弃的祠堂重新打扫出来变成了一间简陋的教室。
他挨家挨户地去劝那些辍学的孩子回来上学。
他教他们识字算数。
他告诉他们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他告诉他们读书是他们走出这座大山的唯一希望。
整个观影过程卢米埃尔大厅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
没有煽情的背景音乐。
甚至连台词都很少。
更多的时候是沉默。
是顾沉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在传递着所有的情绪。
当他看到那个叫‘春芽’的小姑娘因为家里太穷交不起学费而躲在教室外面偷偷听课时。
他眼神里的那种心疼和无奈。
当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孩子们买了新书包和文具看到孩子们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时。
他眼神里的那种欣慰和满足。
当他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冰冷的土房里看着窗外那轮清冷的月亮想念着远方的家人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眼神里的那种孤独和坚持。
苏晚坐在黑暗中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
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顾沉为了这个角色付出了什么的人。
她知道电影里的那些艰苦的环境都是真实的。
她知道顾沉在那间漏风的土房里度过了多少个寒冷的夜晚。
她知道他是真的把自己活成了‘张平’。
所以当大银幕上的‘张平’笑的时候她会跟着一起笑。
当‘张平’难过的时候她的心也会跟着一起揪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