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笔趣阁 > 第89章 孤儿 镇长给他们饭吃就是他们的亲人(第1页)

第89章 孤儿 镇长给他们饭吃就是他们的亲人(第1页)

第89章孤儿镇长给他们饭吃,就是他们的亲人……

刘大柱是前年跟着父母一起逃难来的幽州,还没走到曲家粥棚,身上的干粮就已吃尽,一路上找来那点草根树皮根本不够一家子果腹。

他娘舍不得儿子饿死,总说自己不饿,把自己那份茅根让给儿子吃。

一个人半点东西都不吃能坚持多久呢?刘大柱不知道娘亲究竟饿了多久,只知道一日早晨她说自己累得很,要歇会儿,这一歇便再也没睁眼。

他爹木着脸,连哭都不敢哭,怕哭泣将所剩无几的力气耗尽,省着力气用树枝浅浅刨了个坑将妻子埋进去,不敢停歇地带着他继续往前走。

即便少了张嘴,父子俩依旧找不到吃的,那日他饿得不行了,看到路边一丛长得很好的野草,厚实的叶片绿油油的,看起来和从前吃过的野菜长得差不多,他便揪了下来。

刘大柱是个孝顺孩子,他怕爹像娘一样,为了省给他吃也饿死了,便学着娘亲,谎称自己吃过了,将那野菜给父亲吃了。

可是他太小了,没能辨认出野菜和野草,那分明就是一株有剧毒的毒草,否则怎麽可能在流民翻找过无数遍的地上幸存?

他爹饿得两眼发黑,也没认出那不是野菜,直接就塞进嘴里吃了,结果没一会儿便口吐白沫昏死过去,当夜尸体就将僵了。

刘大柱不知道自己好心却办了坏事,还以为是自己找的野菜太少了,父亲吃了不够,饿死了,他守着父亲的尸体哭了一夜,遇到好心的褚大一家,帮着他把父亲掩埋了,这才走到了冀州。

谁能想到呢?他爹死的地方离曲家粥棚仅仅只有十里路,若是再坚持半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粥了。

世事无常,刘大柱就此成了孤儿,好在东家并未嫌弃他是个种不来地的小孩儿,给了他粥吃,还给他划了地。

褚大一家虽也困难,到底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地种得也好,侍弄自家田地之馀,也顺手帮着刘大柱把他那一亩多地也给种了,才让他没给饿死。

可要多养一个人,在那两年里也恼火,褚大不敢收养刘大柱,便帮着修了窝棚在自己旁边,平时关照着,也好好的过了这两年。

如今刘大柱长到了十一二岁,已经学会了种地,能勉强养活自己,他也是个知恩图报的,经常帮着褚大家做事,有时还会送一些山里捡到的蘑菇野果给褚家。

是以褚大也时不时会叫他来吃饭,今日褚家想着要招待东家,咬牙拿出攒了许久的钱割了两斤肉,便叫他也来跟着沾沾荤腥。

刘大柱到底孩子心性,见褚大爷和东家往地里去,便也跟着去凑热闹,还没忍住插了嘴。

好在东家是个好脾气的人,并不计较这些,不仅给了他一小包蜜饯,还问他想不想读书。

读书!刘大柱想都不敢想,他家里没有大人,养活自己都得多亏褚家人帮衬,哪有钱去读书啊?可东家那温柔笃定的眼神却让他忍不住升起希冀,睁大眼睛点了点头。

“想的。”

曲花间摸摸小男孩发质干枯的头,温声道,“那你过几天收拾了衣裳来去镇上找我吧,我家你应该能找到?”

小男孩点点头,那高大气派的水榭,渔湖镇的人谁不知道那是东家的住处呢?

——

同几位老农讨论完棉花种植的问题,在褚大家吃了午饭,几人就趁着还没落雨回了镇上,临走时,曲花间让小林给了褚大和刘大柱一人两吊钱,两人无论如何都不肯收。

“东家,这钱俺们不能要,您可是俺们的救命恩人哪,哪能吃顿饭还给钱的!”褚大同小林推推搡搡的,都想将钱塞给对方,谁也不让谁。

刘大柱不知道怎麽说这些肺腑之言,只觉得这钱不该收,也学着褚大爷将钱塞到岑喜手里,然後一溜烟儿跑了。

岑喜本就坡脚,跑也跑不赢小崽子,追了几步追不上後只能招着手“诶诶”地喊,被几个帮忙的佃农推回曲花间身边。

一时间场面无比混乱,曲花间无奈,只得作罢,招回同人推搡的小林,与褚大等人作别。

回到镇上後,曲花间取出渔湖镇的规划图,提笔在一处空地上画了一处宽阔的宅院,上面写着“慈幼院”三个字。

之前一直在解决边军和佃户们的温饱问题,一直没顾得上这些幼弱病残的安置,见到刘大柱後,曲花间便决定开办一所慈幼院。

——

春耕结束後,到镇上做工的人更多,镇子的建设进度也快了许多,最先修建好的便是学院和慈幼院,除此之外还有穆老的杂货铺。

其他房屋铺子还没开始修建,他的杂货铺已然开张了。

夯实平整的空地上,一间用竹子和茅草搭建的屋子矗立在红砖路旁,屋子三面都用竹子搭建了简易骨架,外面用黄泥糊了一层防蛇虫鼠蚁,临路那一面则大敞开着。

茅草铺子里靠墙摆着好几个做工扎实的木头货架,中间则是一张桌子,几条小板凳,还有一张竹躺椅。

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摆着许多日用品,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什麽的应有尽有,铺子门口一边堆着些待售的桌椅板凳,一边用红砖支了个竈头,上面架着口大锅烧着热水。

锅边的空坝子上,摆着数张小桌子和小马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