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天已无涯 > 第90章 夫子 各处来的学院夫子也到达渔湖镇了(第1页)

第90章 夫子 各处来的学院夫子也到达渔湖镇了(第1页)

第90章夫子各处来的学院夫子也到达渔湖镇了……

安顿好慈幼院的孩子後,曲花间从各处寻摸来的学院夫子也到达渔湖镇了。

渔湖镇虽说人口衆多,但在这里安家之前都是些无家可归的流民,真正有文化的人却是没几个。

除了秀才出身的杜文君,便只有曹誉,曾经考过了童生试,除这两人之外,另还有一位因逃难伤了腿的童生,和三个没能考过童生试的耕读书生。

经过几年的修养生息,如今在渔湖镇定居的人们,除了才来不久的那一部分,其他人只要是不懒的,怎麽也能靠自己开荒出来的地填饱肚子。

每年粮食收成下来,还有曲家的管事专门负责回收,除此之外,镇上还有红砖厂,牲畜饲养场这些地方可以提供不少岗位,也能挣些工钱。

平日里佃户们也会在几家养些鸡鸭牲畜什麽的,不管是下了蛋售卖,还是直接卖活畜,曲家也都是要收的,说是拉去边城给边军将士们改善夥食用。

除此之外,去年边城集中修建宅子,都是从渔湖田庄招人过去修的,不仅包吃包住,工钱比在砖厂做工还高上一成。

今年渔湖镇也开始修建镇子,佃户们组建了数支建房队,也挣了不少钱。

是以渔湖镇虽说是个流民聚集地,实际上生活在这里的人,比其他地方日子好过得多,甚至有些迁来得早的人家,都已经攒够银钱,买了红砖准备给自家建房了。

日子越来越好,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多,不论是有些馀钱的人家,还是活计太忙没时间带孩子的人家,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院来。

一来可以读书识字,将来不论是出门做工,还是帮人抄书写字,总能多条出路。

二来年纪小的孩子整日麻麻喳喳的,送去幼儿院也能让大人松把手,腾出空来去做别的事情。

渔湖镇所有人都知道,镇上的学院是镇长,也就是他们的东家开的,他本人还是学院的名誉院长呢。

虽然不知道名誉院长是什麽意思,但总之是在学院读过书的孩子,都能算得上是镇长的学生了。

不仅如此,学院的执行院长也是镇长的得力助手,副镇长杜文君,据说还是个秀才,若不是家里遭了难,说不定那年就考上举人了。

是以短短一个月,整个镇上近乎一半的适龄孩子都被家人送来报了名,比曲花间预估的数量还要多上几成,其中最多的是三到六岁的幼儿,占所有学生的一半。

好在他之前便给幽州严子渊,冀州胡广青等人写了信,请他们帮忙招揽一些读书人,不拘功名高低,只要是有学识,品行端正就行。

杜文君也主动表示可以试着联系昔日同窗,看有没有人愿意来幽州教学。

事在人为,寄出去的信很快便有了回复,严子渊介绍了几个曾在幽州府学读过书,但因家境贫寒退学的学子。

有知府引荐,加上曲花间在幽州素有善誉,很快便有三四个秀才表示愿意前来,甚至还有人介绍了两个童生。

远在冀州的赵无欢不知怎麽得了消息,竟也寄来一封信,不仅举荐了两个有教书经验的夫子,其中一个还是永恩十年的举人,除此之外,他还表示要给新学院送几名学生过来。

曲花间猜不透赵无欢的心思,总觉得这人行事莫测,明明两人素不相识,却屡次伸出援手,甚至还给了他一块代表王府客卿的令牌。

那令牌他一直妥善保存着,从未拿出来使用过,只因他没搞懂对方的用意。

说是拉拢吧,不论是赵无欢本人,还是他的长史,都没说过什麽暗示他投靠的话,反倒是主动帮忙解决了茍聪这个麻烦人物。

若说是赵无欢有什麽逐鹿中原的想法,要与手握重兵的穆酒合作,也不太像。

毕竟他们的人从来没接触过穆酒,在曲花间面前除了赵无欢问的那句分桃断袖外,也没有提过同边军相关的任何事。

可一个人不会莫名其妙对另一个陌生人好,曲花间也不相信真是自己收容善举的贤名感天动地,让一个心思深沉的郡王一而再的帮助。

毕竟不论是传闻还是亲眼所见,曲花间也不觉得赵无欢是个心地善良的傻白甜。

可人家派来的人已经在路上了,曲花间没理由拒绝,只好静候人来。

除这些人外,胡广青也介绍了自己一位远亲,虽没得过功名,但曾在村里开过私塾,名声很好。

後来妻子得了重病,他不仅耗光继续为妻子治病,还因此变卖了家中用作学堂的房屋和田地,不失为一个品行良善之人。

至于杜文君的同窗,他也寄出去好几封信,但不知是因为当年的洪灾导致人搬了家还是什麽原因,一直没有回音。

杜文君为此很是愧疚,倒是弟弟山君劝慰他,“找不到夫子也没什麽,镇长这样厉害,定然能找到的,你还不如在幼儿院使点力,在本地多找些保育师。”

“你说得对,镇长让我做学院的执行院长,可不是让我在此处自怨自艾的!”杜文君很快便重新振作起来,干劲满满地继续忙碌起来。

幼儿院是学院学生最多的,不仅要教授些识数写名字这样的粗浅知识,还要教育孩子自己吃饭洗漱睡觉这样的基本生活技能。

职能跟现代的幼儿园基本一致,是以夫子不是最重要的,更需要的是有耐心且有爱心的保育师。

这次报名的学生总共有一千零二十一人,其中五百一十人都是六岁以下的幼儿,按一个班三位保育师五十名学生算,也得分成一百个班,三百来位保育师,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保育师要经过严格的筛查,不仅要品行端正,还得性子温柔却又能镇得住熊孩子,甚至还要求脑袋灵光学东西快。

好不容易招到两百多个人,距离学院开学不到十日,杜文君又马不停蹄的给这些人扫盲,务必要让他们识得一些常用字,不必什麽事都靠嘴说。

直至学院开学前夕,杜文君忙碌得憔悴无比,两只眼睛挂着黢黑的眼圈,还在点着油灯处理作为副镇长要看的公文。

话说回数日前,自各地前来的夫子们也终于踏上了渔湖镇新修的红砖马路。

杜文君和曹誉两位副镇长都放下手中事务同曲花间前来迎接,那位伤了腿走起来有点坡的童生柳贤文也在其中,岑喜和小林则紧紧跟在他们身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