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捡了个夫君 > 第 69 章(第1页)

第 69 章(第1页)

第69章

“这个说容易也容易,既然单家商铺势弱,不如由咱们牵头,把镇上的商户联合起来。除了我们之外,很可能还有其他被威胁过的,要是大家能拧成一股绳,一起出面指证,就算上面想包庇,也得掂量掂量这麽多人的分量。”

虞秋给陈禾又倒了杯水,“但就怕人心不齐,万一风声走漏,失了先机不说,也可能被倒打一耙。”

陈娘子此时也进了内屋,虞秋便放下水壶,转头询问她:“陈娘子,要是由我们出面去联络其他商铺,您愿意让绸缎庄加入进来吗?江兄作为目击者,纺娘也能帮咱们作证,让其他商户更有信心。”

陈娘子看向江知鱼和纺娘,江知鱼又看纺娘,弄得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连连点头,“我没问题的。要是能帮上忙,我就去作证好了。”

见她点头,江知鱼也同意了这个提议,“行,我可以作证。”

小辈都同意了,陈娘子作为一家之主也不好落後,便拍了板,“好!咱们加入!我还能帮你们联系另一个粮商,他跟我是老熟人,之前也被找上门过,昨个儿还跟我说想找机会去讨说法,只是没敢行动。”

屋内的气氛活络起来。陈禾刚拿了纸笔,准备在纸上列出稍後他们要联络的商户名单,门外便又传来脚步声,随後就见丰永怡掀着门帘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个信封,脸上带着几分笑意,“听说你俩往这边来了,刚有人到你们铺子里找呢,我想着暂时没啥事,就过来寻你们。这寄信人叫关行远。”

“关大哥的信?”陈禾愣了一下,伸手接过信,忽然想起什麽,对虞秋笑了笑,“说不定是两个小家夥写的,之前他们不是总说要给咱们寄信报平安吗?”

为表礼貌,衆人的目光挪开了些,丰永怡也加入了陈娘子他们的行列,在聊这几日惨淡的营收。

陈禾则是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果然抽出好几张信纸。

最上面的一张是用儿童稚嫩笔迹写的短笺,上面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旁边写着:“哥哥好,我在跟着舅舅学认字,天很冰,要多穿衣服,吃煎饼。”

他忍不住笑出声,把短笺递给虞秋看,“真让我猜中了,小莺现在也会写字了。”

虞秋看了眼,“挺工整的,看来小莺没少下苦功夫。”

下面一张大概就是叶南浦写的了,多是些有关妹妹叶啼莺的近况介绍,小姑娘最近长高了,一顿能吃两个大煎饼,很是健康。

关于他自己,只提到因为父亲的缘故,自知或许无缘科举,但已在私塾学了几本书。日後若是有机会,想学着做些营生,不算辜负了当初两人的照拂。

可当他展开另一张纸时,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眉头也微微蹙起。虞秋见他神色不对,凑过去握住陈禾的手腕,轻声问道:“怎麽了?关大哥是不是说什麽要紧事了?”

陈禾擡起头,目光扫过衆人,语气郑重道:“关大哥在信里提了位姓闫的大人,听说他祖籍在咱们这一带。不久前他升了巡按御史,专司巡视地方吏治丶察举奸邪。上月他巡按路过关大哥的镇子,查处了一夥霸道的外来商队。”

“那夥人威逼当地商户,强买强卖,还常年偷税漏税,闫大人当场将其核查处置,帮当地商户出了口气。关大哥还说,闫大人这次巡按的地界包含咱们福田镇所在的区域,按行程推算,过不了几天就会到我们镇上。”

“这位闫大人素来体恤百姓,先前担任吏部主事时,就查办了不少官商勾结的案子,如今做了巡按御史,更是出了名的刚正。关大哥在信的末尾交代,要是咱们镇上商户也遭逢官吏包庇丶恶势力欺压的不公之事,就把证据一一整理妥当。等闫大人到了,大概也会像在他们那一样设台接访,我们便可直接呈上证据举报。也就是说,咱们这回很大可能性能有个公正的结果了。”

这话一出,屋内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狂喜。

虞秋率先反应过来,“真的?那是好事啊!咱们算有盼头了!之前还担心光靠咱们,斗不过秦修远和赵仕,现在有这样的清官要来,他们就算想蒙混过关也没那麽容易!”

陈娘子也激动锤了把床榻,“可不是嘛!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那狗东西这些天把咱们逼得快喘不过气,总算有能为咱们做主的人要来了!”

确实是个好消息,江知鱼原本因受伤而略显苍白的脸上多了几分血色,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被陈娘子吓了一跳,“那咱们现在得赶紧把手里的零散证据都妥善留存,整理清楚。我遇袭的经过丶纺娘的证词丶还有其他商户被威胁的事,都得一笔一笔记清楚,标好时间丶地点,这样举报给闫大人才有说服力,不能让秦修远有狡辩的馀地。”

纺娘连忙点头,“我来帮忙整理!”

被这气氛感染,丰永怡也自发把自己也当成了这次行动的一员,“我去纸笔铺多买些纸墨,帮你们抄些证据抄本,万一原件有什麽闪失,也有备份。另外,外地来的官老爷到镇後,按规矩会先去县衙拜会,咱们可以找个人在县衙附近盯着,一有闫大人抵达的消息就赶紧通知大家,别错过了举报的最佳时机。”

虞秋接过纸笔,在纸上划掉原来的简单分工,笔尖快速移动,写下新的计划:“现在咱们分两步走。第一步,纺娘丶江兄你们可以梳理现有的线索,整理成一份书面证词;陈娘子丶永怡兄你们在镇上呆的时间久,认识的掌柜多,可以联络相熟的掌柜,问问他们的近况,若是有相同的遭遇就详细记录下来;我和陈禾再去趟首饰铺找李掌柜,尽力邀他加入。”

“第二步,等闫大人到镇後,咱们就带着所有证据,联合愿意出面的商户一起去举报,争取一次就把秦修远的恶行都摆到明面上,让他无法再作恶。”

写罢计划,虞秋放下笔,又想起来一件事,“说起来,咱们这次为了对付相同的对手联合起来,虽是应急之举,但我倒觉得,若是这次合作能成,咱们不如顺势在镇上成立一个商会。”

“商会?”陈娘子愣了愣,疑惑地看向虞秋,“这词听着新鲜,是啥意思?咱们这样凑在一起,算个商会吗?”

江知鱼和丰永怡也投来好奇的目光,陈禾则是看着虞秋,眼里带着信任,就跟以前一样,他知道虞秋总有新奇又有用的想法。

虞秋向衆人解释:“也是我从别处听来的概念,还有个类似的叫行会。行会就是同一行当的人抱团,商会是各行各业的大家都能加入。”

“其实最开始,我是想促成个行会,毕竟镇上每行每业都有现成的小圈子。粮商们私下会凑一起聊行情,布商们也常互相照应,按行会的法子抱团,大家熟门熟路,初期联络起来或许更省力。”

这话让陈娘子点了点头,“可不是嘛!我刚开绸缎庄那阵,手上没几个铜板,就跟其他布庄一起凑钱请过护卫,防备过劫匪,反正大夥的货都是那几样,也不怕给使绊子。那算不算是行会?”

“算,那就是最基础的行会模样。”虞秋颔首,继续说道:“但转念一想,以眼下的情况,行会根本不够用。秦修远欺压的不是某一个行当,从粮食山货到布匹首饰,南北货都能卖。”

“要是咱们只搞行会,粮商行会管不了布商的事,布商行会也帮不了首饰商,到头来还是被他逐个拿捏,跟之前没联合时没两样。”

虞秋看向陈禾,“而且行会的排他性强,比如粮行行会绝不会让布商加入,可咱们现在要做的,是让所有受欺压的人拧成一股绳。只有打破界限,把大家都拉进来,才能凑够跟秦修远抗衡的力量。”

丰永怡摸了摸下巴,恍然大悟:“这麽说,商会比行会更‘能装’?不管是卖粮的丶卖布的,还是卖猪仔的,都能一起出力?”

一屋人被他直白的说法逗笑,虞秋点头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而且往後要是闫大人帮咱们讨回了公道,商会还能接着用。粮商缺仓库时,布商有闲置场地就能借;布商想拓宽销路,首饰铺能帮着搭线;就算遇到新的麻烦,比如官府要加税,咱们也能拉上所有商户一起去说情,总比单个行当去交涉管用。”

陈娘子这下彻底明白了,感慨道:“还是你想得长远!之前只想着凑同行的人,没寻思过还能这麽跨着行当抱团。这麽一来,不仅能对付秦修远,往後咱们做生意也能更安稳呐。”

几人又定了些细节,便各自散去整理丶搜集证据了。

不过数日,衆人便将证据搜集妥当。几位人证自不用提,十馀家商户的书面供述,也都整理清楚,交由陈禾虞秋二人保管,丰永怡抄录的证据副本也一并封存,只待那位前来。

期间秦修远似乎察觉异样,派人暗中打探,好在衆人行事隐秘,并未泄露风声。

-

与此同时,福田镇外的官道上,一队人马正缓缓前行。

前导的衙役敲过最後一声锣,队伍便放慢了脚步。队伍中,闫锦程身着醒目的绯色官袍骑在马上,面容清正,他勒住马缰驻足远眺,不远处的福田镇轮廓已清晰可见。

他身侧的幕僚见他停留,凑近了轻声问道:“大人,前面便是福田镇了,是否按章程先去县衙拜会黎县令,让他安排驿馆住处?”

闫锦程目光微沉,摇头道:“不必急着见他。此次巡按本是奉陛下之命,查勘这几州的吏治民生丶赋税粮册,福田镇不过是沿途经停的一站。只是我心里记挂着件旧事,倒想趁这机会多留两日,看看情况。”

见随从眼中疑惑,闫锦程解释道:“你应当记得今夏我返乡省亲之事?我在街边茶摊歇脚时,曾听见两人坐在路边闲聊,说镇上有桩陈年旧案又被翻了出来。几年前,一个汉子酒後打杀了妻子,平日里还总虐待儿女,当时案子递到县衙,大家都以为那汉子定会被严惩。可不知怎的,关了他一年半载,最後竟又被稀里糊涂放了出来。”

“我当时听着蹊跷,便上前搭话细问。那两人许是见我样貌陌生,没谈几句便有所顾虑似的,匆匆闭了嘴。黎荆山在外的名声向来不错,都说他清正爱民丶断案公正,可那两人的反应,还有这案子的处置结果,总让我心里不踏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