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擡起眼,目光沉静地环视着这间倾注了他所有心血丶也见证了他人生狼狈与转折的小小烤馆。
墙壁被经年累月的油烟熏得有些泛黄,靠近烤炉的那片甚至有些发黑。
桌椅腿脚都有了不少磕碰的痕迹,一张凳面上还有不知哪个醉客留下的划痕。
地面即使每天反复擦洗,也难免留下油渍浸润的深色印记……但这里每一寸空气都充满了令他安心的丶烧烤与汗水混合的味道,温暖丶踏实,是他的堡垒,也是他的壳。
商业化,开连锁……这几个字像沉重的石头投入心湖。
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更复杂的管理,数不清的合同和会议,也意味着他们可能要主动打破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丶舒适的“窝”,去面对外面更广阔却也更叵测的世界。
他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何其络脸上。
那张年轻的丶轮廓分明的脸上,此刻除了熟悉的兴奋光芒,还有一种他以前很少见的丶名为“野心”和“担当”的东西在隐隐燃烧,使得那双总是过分明亮的眼睛,此刻显得格外深邃。
陈睿知道,何其络想的,不仅仅是把生意做大,赚更多的钱。
他看到了这家夥眼底那簇火苗里,映照着窗外整个夜市的光。
陈睿深吸了一口气,那气息里满是店里熟悉的味道。
他胸腔微微起伏,然後,极其郑重地,点了一下头。
“嗯。”他应道,声音不高,却像磐石落地,沉稳有力,每个字都带着分量,“要做,就做好。”
决定一旦做出,两人便像上紧了发条的齿轮,投入了高速运转。
两人合租的里,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旧木桌上,账本旁边堆起了厚厚的注册公司资料丶商标申请表格,密密麻麻的条款看得人头晕眼花。
空气中除了烧烤味,又混入了打印机的墨粉气和外卖咖啡的苦涩。
陈睿负责把控大局和産品质量。
他坐在桌前,台灯的光晕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
他逐字逐句地审阅着合同草案,用那支旧圆珠笔在上面做着细密的标注。
他反复调试着标准化酱料的配方比例,在小本子上记录下每一次微调的口感差异,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他那份与生俱来的沉稳和近乎苛刻的细致,在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像锚一样,稳住了这艘即将啓航的小船。
何其络则成了那个冲锋陷阵的人。
他换下了惯常的背心人字拖,穿起了略显生硬的POLO衫和运动鞋,凭着一股混不吝的冲劲和天生就能跟人快速熟络起来的交际能力,奔波在各个政务大厅丶设计工作室和潜在的商铺场地之间。
他包里总塞着各种资料和名片,脸上挂着极具感染力的笑容,或是据理力争,或是软磨硬泡,汗水常常浸湿他新换的衣领,但他眼神里的光却越来越亮。
就像一把□□,硬生生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为他们的未来劈出一条路来。
在规划连锁店蓝图的同时,一个被陈睿用红笔重重圈出的计划——“夜市合作”计划,被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
傍晚时分,夜市华灯初上。
他们在“我家烧烤”总店门口支起了几张折叠桌,拼在一起,上面摆着何其络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扩音喇叭和一叠厚厚的计划书。
卖糖水的罗姨系着她的碎花围裙,手上还沾着些许糯米粉。
做牛杂的老李叼着半截没点燃的烟,眯着眼打量那叠文件。
经营炒粉的强哥则穿着那件被油渍浸得发亮的汗衫,双臂抱胸,眉头拧成了疙瘩。
周围还围拢了其他几家相熟摊位的老板,脸上大都写着好奇与疑虑。
“……说白了,就是咱们抱成团,劲儿往一处使!”何其络站在人群中间,额发被夜风吹得有些凌乱。
他挥舞着手臂,声音通过那音质粗糙的扩音喇叭传出去,带着嗡嗡的回响,却盖不住话里的热切,“以後品牌包装丶线上推广丶订单管理这些费脑筋的事儿,都让我们新成立的公司来弄!罗姨您就专心熬您那一手绝活的糖水,李叔您就负责把牛杂炖得入魂,强哥您的炒粉火候该多旺还多旺!”
他喘了口气,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阳光下,他鼻尖沁出的细小汗珠亮晶晶的,“咱们把这条街,做成全市,不,全省都有名的美食地标!让那些外地人拖着箱子专门来找!”
陈睿就站在他身侧半步的位置,安静地听着。
他没有说话,只是在那激昂的尾音落下时,将手里打印清晰的合作方案和分成比例表,一份份递到各位摊主手里。他穿着简单的灰色T恤,肩线平整,眼神沉稳如山。
当有人提出疑问,比如“线上订单会不会太麻烦?”
“分成真的能比现在自己干划算?”时,他总是耐心地丶用他那特有的丶带着些许沙哑却令人信服的嗓音,逐一解释,手指偶尔在计划书的条款上轻轻点过,指节处的薄茧在灯光下隐约可见。
陈睿嘴角那抹极淡的笑意,像定心丸,悄然安抚着躁动不安的情绪。
起初的疑虑,像初春的薄冰,在陈睿的可靠与何其络那扑不灭的热情共同作用下,渐渐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