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前因这便是穆酒和曲花间相遇的缘由了……
曲花间在金陵待了整整一个半月,这段时间几乎是忙得脚不沾地,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脸上养了一年多的少年肥都褪去了。
脱去稚气的少年越发清俊,加上这一年又长高了些许,看起来活脱脱一个潇洒肆意的公子哥儿。
曲宝看着自家少爷越发纤细的腰肢,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肥屁股,悠悠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回家去要被自家老爹踢几脚。
从北方带来的货物卖光之後,又收了不少定金,加上这一个月开的火锅店和卤味店,刨去与秦家的分成,林林总总加起来足足三十馀万两白银。
拿到钱後便开始买买买,穆酒麾下边军二十万,军饷不足的情况下,无论再怎麽节衣缩食,每日也要消耗好几百石粮食。
而这些消耗也只是让边军将士不至于饿死,若要让二十万将士顿顿吃饱,一天至少要两千石。
曲花间与穆酒达成合作,穆酒为他提供北方特産和武力支持,而他则要负责让边军将士能吃饱穿暖。
北方前两年刚遭灾,就地采购粮食且不说价格比南方贵,百姓也根本没有那麽多馀粮出售,所以从南方购粮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
早在刚卖出一部分货收到钱时曲花间便买了万石粮食派人运回去了,顺便捎信让穆酒再派些人来护送粮食。
一万石虽不多,但也能暂缓一下粮草紧缺的压力。
这次南下出乎意料的顺利,曲花间也没想到这麽快就能将货物全部变现,所以来时并没有向穆酒提运粮的事。
如今一个多月过去,曲花间囤积了足足二十万石粮食,三十馀万雪花银瞬间就缩水了一大半。
南方粮价相对便宜,但一石也要三两上下,但许多粮商手中都有不少陈粮,价格相对低廉,大批量采购的话二两左右便能买到。
秦家人做生意多年,很有几分玲珑心思,不仅对曲花间大肆囤粮毫不过问,还主动牵线搭桥,帮曲花间引见了不少相识的粮商。
有了秦家父女的人脉,曲花间几乎搜刮了金陵及周边几座县城所有的陈粮。
金陵城南外,距离城门不到两里处,一座朴素的庄园内,常征带着一小队兄弟警醒的绕着房屋巡逻。
此处已经被曲花间买下来,作囤积物资的仓库,也是往後南下的一处据点。
一袋袋粮食整整齐齐的码满宽敞的房屋,常征和手下兄弟一刻也不敢松懈,昼夜轮班巡逻,生怕有不长眼的肖小混进来偷走半粒粮食。
开玩笑,这些粮食若是节约些,能供二十万边军吃大半年。
当然,东家说了,这只是第一批,等下一批货物到了,就能继续买粮,说不定以後远在北荒的兄弟们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吃饭了。
想想从前在军营里时,看着兄弟们饿得面黄肌瘦,每日还要种地,训练,时不时还要上战场对敌,甚至有人饿得没力气,连刀都挥不动,被教头一顿训斥。
那时候,兵士们最盼望的,竟然是自己所在的队伍能被选中前去阻击敌人。
只因为上战场之前,通常会有一顿饱饭吃。
想到这里,常征捏紧手中的木棍,更加打起精神来。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长长的车队经历了水路转陆路,又穿过冰雪初融的北荒,终于抵达了幽州边城。
林茂和常征手下一位名叫刘大的汉子望着一望无垠的边境城墙,长长的舒了口气。
城墙下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低矮土墙茅草屋,干净利落,正是边军驻守地所在。
驻地四面都设有哨塔,衆人隐约能看到上面站着个直挺挺的士兵。
刘大举起两面用木棍绑头巾制成的简易旗帜,冲城墙方向挥动信号。
哨塔上的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好眼力,看清信号内容,三两下利落跳下哨塔,疾步奔向主帐。
将军的好友曲公子又派人送粮食来了!
消息不胫而走,一向纪律严明的边军也不禁骚动起来。
因为边军已经濒临断粮了,每日的饭食都是稀粥,近几日粥已经越来越稀了,甚至要捞好半天才能在碗里捞出几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