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 第81章 入水 船行万里向阳而行(第1页)

第81章 入水 船行万里向阳而行(第1页)

第81章入水船行万里,向阳而行。

耗油作坊就建在船坞旁边的空地上,一来産业放在一处方便打理,二来这里临近渔村,修建船坞时又修通了官道,不论是去别处采购原材料还是将成品运出去也都十分方便。

未免制作方法被泄露,曲宝从船坞将那些奴籍的工人抽调出来负责熬制耗油,接着又去渔村找到白初儿,请她帮忙在村里收购海蛎子。

而小林则是揣着银钱去了福州,负责采购耗油的包装,他挑选了好几个样式的瓷瓶,拿回来给曲花间挑选。

耗油和葡萄酒一样,都是稀罕物,十几斤海蛎子能开出一斤左右的肉,而十斤海蛎子肉才能出一斤耗油,算上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开销,一斤耗油的成本就要二两银子。

平民百姓莫说花几两银子买这般金贵的调味料了,便是必备的粗盐都得省着点吃,是以耗油只能卖给有钱人或是达官贵人,售价和包装档次自然也就不能低。

“选这个吧,让他们把瓶子烧制小一些,一瓶装个半斤就行了。”曲花间挑出一个白底青花鱼纹彩瓷瓶,拍板敲定。

这个瓶子是这一批样品里做工最精致的一个,价格自然也是最为昂贵,小林佩服于曲花间的眼力,点点头便掉头又去了福州,回来时不仅带回订制瓷瓶的契书,还带回来一个消息。

这几年各地灾祸不断,先是洪涝,又是旱灾,听说几个月前雍州还遭了地龙翻身。

地龙翻身就是地震,这次地震席卷百里,据说那边十室九塌,死伤无数,日子本就不好过的百姓彻底流离失所。

而以徐广义为首的朝廷正与荆州的勇武皇帝打得火热,无暇也无心赈灾,最终导致活不下去的雍州百姓揭竿而起。

带领难民起义的领头人自称前朝末代皇帝後裔,以光复南朝,解救受周朝压迫的百姓为名,带着人打砸官府,抢夺粮食兵器,组建了一支‘南军’。

此举一呼百应,南军带着抢来的粮食与武器,吸纳无数难民,很快发展壮大起来,如今已然占领了雍,梁二州。

这几个月曲花间一直在忙造船的事,穆酒也刚从北境回来,竟都没收到半点消息,听到小林的讲述俱是一惊。

曲花间沉默半晌,既为受灾的百姓难过,又有对当前局势的紧张,好在雍梁二州都在京城以西,暂时波及不到福州和幽州。

“别太担心,大不了咱们退守幽州,如今幽州有人有地,总不至于饿死。”穆酒轻声安慰曲花间。

“偏安一隅总归不是长久之计……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曲花间按着酸胀的太阳xue,轻呼一口气。

天下纷争渐起,群雄争霸一旦开始,就不是短时间内能稳定下来的,纵使他有家财万贯,穆酒有数万将士,也不见得能独善其身,但这些话没必要说出来增加焦虑。

穆酒走到曲花间身後,接替他的手替他按揉着头部,没多说什麽,心里暗自思忖着。

边军北上踏破鞑靼王庭的事是秘密进行的,无论是朝廷,还是各路藩王,暂时都还不知道,短期内应当是没人敢将矛头指向幽州的。

毕竟中原人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管关起门来怎麽内斗,也不会让外族蛮夷入主中原的,除非此人已丧心病狂,不惧万世唾骂。

——

不论外界怎麽发展,日子还得继续过,造船和建蚝油作坊的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曲宝如今做事颇有章法手段,很快便将蚝油作坊的事办完了,第一批蚝油也赶在年前一个月运往各地。

听说曲家又出了新的货物,许多老主顾连尝都没尝,便先下了许多订单,其中顾惊蛰是订货量最大的,首批订单直接包圆了蚝油作坊半个月的産量。

一瓶半斤重的耗油,算上材料人工和包装等各项成本,足足要一两半不止,是以定价也十分昂贵,哪怕是给顾惊蛰最优惠的价格,也要一瓶三两银子。

其他人则以三两到四两不等的价格批量购回去零卖。

这半年来曲花间也在福州各个城镇开了些铺子,耗油的定价在六两一瓶,仍旧供不应求。

之前鲁记少东家因聘用墨家父子的事修理这位外地人不成,反被撸去官职的事,福州城内各大豪商看在眼里,纷纷以为他是什麽有後台的厉害人物,俱都不愿轻易招惹,反倒让曲花间行事颇为便利,开铺子的事也十分顺利。

耗油作坊建成後,海湾渔村海蛎子的産量已然跟不上生産速度,一些海货商人便与曲宝达成了长期合作,至此曲家在福州也算勉强扎下了根基。

随着一件件事情进展顺利,耗时近一年的大船也终于完工了。

新船下水这日,船坞数百名工匠齐聚,甚至连附近渔村也来了不少人看热闹,船坞修在这里一年了,说是造船,整日敲敲打打,也没见一条船下水,吊足了渔民们的胃口。

随着曲花间和穆酒祭拜完海神,工匠们各自站位,同时抽走垫在船下的机括,嘴里还齐声大喊着吉词,“新船下水,一帆风顺,海上平安!”

“轰隆”一声巨响,长宽皆有数十丈的巨船倏然入水,数百名着装统一的水手每四人一组,挥舞有力的臂膀划动几丈长的船桨,巨船缓缓动了起来,驶出船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