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 第128章 手段 地主大户不喜欢温和的手段曲花(第2页)

第128章 手段 地主大户不喜欢温和的手段曲花(第2页)

翌日,曲花间便收到了黄伯恩写的这两篇文章,自己还没有请他出手呢,人就自觉开始干活了。

曲花间欣慰不已,送了许多东西到客院表示感谢,又让人将这两篇文章誊写数份,送到各大书局进行刊登。

黄伯恩不愧为当世大儒,当初石举人和夫子们写下这麽多文章都只是勉强扭转了一部分曲花间的声誉,他的文章一出,文人间再也没了诋毁之音。

可即便如此,前来投效的人仍旧不多,可堪留用留用之人更少,其中还有一大部分人是循着黄伯恩的名声来请求拜见的。

这些人到得兖州,整日钻破脑袋想要求见黄伯恩,请他点评自己的文章,有些礼数不够周全的,甚至连他这个主人家都没来打声招呼。

曲花间无奈,好在愿意投效的人里有几个有才干的,一番考核之下勉强凑齐了兖几县的县令人选。

地方大小官员基本配备得七七八八,曲花间轻松不少,连带着严子渊的黑眼圈都减轻了许多。

只是掉落的美须短时间内是长不齐的,且打理也费事,他干脆将胡子刮去,露出光洁的下巴来。

曲花间有些过意不去,又给严子渊送了不少名贵的补品,让他务必不要节省,若是把人累坏了,他上哪儿再去找个知府来?

时间一日一日的过去,很快便是秋收,农人们赶着好天气迅速地收割完田里的庄稼,晒干入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全新的衙门里,新上任的官吏们整装待发,热火朝天的开始了曲花间占领兖州後的第一次收税。

短短半月,收来的粮食便堆满了各处衙门的粮仓,除了各县城自留的部分,剩下得则全部运到了府城。

曲花间拿着税收薄子,里面记录了整个兖州所有的税收数目。

很快,他便发现了其中问题,今年兖州雨水不错,曲花间入驻後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人手修建水利,庄稼有了足够的浇灌,産量更上一层楼。

就普通百姓交上来的税来说,今年的平均亩産能达到两百六十斤的样子,三成税也有个七十多斤,即便有些人家的地里生了病虫害,或是浇灌不及时减産,但这个数字是大差不差的。

反倒是那些地主大户,报上来的亩産几乎都不到二百二十斤,有些甚至连两百斤都没有,这就有点蹊跷了。

即便曲花间准备鼓励佃户们开荒拥有自己的土地,可这项政策还没有落实下去,佃户本就比别人要多交许多佃租,自然不可能偷懒不好好种地的,如何亩産会比别处低这麽多?

原因不言而喻。

曲花间将簿子扔在书案上,冷笑一声,他就知道限制佃租成数会得罪这些靠吸佃户血过活的地主。

生长在红旗底下的社会主义青年,虽短暂的当了几年地主,骨子里还是与无産阶级站在一处的,要他对资産阶级做妥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既然这些地主大户不喜欢温和的手段,曲花间还略懂一些拳脚。

生在乱世最大的好处便是,谁拳头硬,谁说话就算数。

不必像安稳时代那般,对付这些人还得瞻前顾後,顾忌这顾忌那,怕得罪了他们背後盘根错节的关系。

他手里有兵有钱,全然不惧这些地主大户的手段,便是他们在朝中有人又如何,天高皇帝远,徐广义自顾不暇,还能出兵绕过常州和冀州,来攻打兖州不成?

最多不过是再写些檄文口诛笔伐一番罢了,然而曲花间早就领教过了,根本不在意这个。

若是这些人想像当初对付齐军的手段来针对曲花间,也是不可能的。

曲军将领和齐军将领可不一样,他们都是穆酒和曲花间亲手培养起来的忠心手下,不是那些地主大户随随便便就能收买的。

同穆酒商量一番後,曲花间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让各地衙门用之前从贪官污吏家中抄出来的金银,以补充军需粮草的名义大肆收购粮食。

事实上军队的粮草只幽州便足以供应,这些收来的粮食则用作鼓励百姓开荒之用。

凡是在官府登记了开荒的百姓,按照进度,每开荒一亩地可在衙门租借一百斤粮食,直至荒地有了粮産再分批次归还。

而百姓开出来的荒地,都是自己的私産,头年免税,第二年只收一成税,第三年两成,直至第四年才与普通田地一样收取三成粮税。

虽是限制了每家每户一个人只有三亩地的份额,可这是实打实的私産。

此举一出,很快便得到大多数百姓的响应,一时间,许多佃户都跑去开荒了,想赶着今年将地开出来,明年直接便能下种。

而那些地主大户的田地里,翻地除草的人少了一大半。

要知道,佃户们为了来年收成好些,能多留点粮食,不仅春耕前会翻地,秋收後也会将地翻一遍,经过一个冬日,地里的杂草和虫卵都会少上许多。

可如今看到希望,只要开荒,就能有自己的地,谁还顾得上给吸血蛭一样的地主卖命?

地主大户们占不到新政策的便宜,还冲击到了自家的经营,纷纷怨声载道,可又有什麽办法?

那些新上任的官员一个个都铁面无私,绝不肯收受贿赂,也不肯为他们行方便。

这还不算,直到陆续有人被抄家落罪,这些人才反应过来,官府的人早就在暗地里探查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一旦确认罪名,很快便有训练有素的兵士上门抓人。

地主大户们盘踞兖州多年,手里能有多干净?即便捂得再严实,也都被穆酒手下的暗探给挖了出来。

一时间大户们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被抄家落罪的事自己,心中悔不当初,若是他们没有联合起来用粮税的事欺瞒官府,说不定那曲长安便不会盯上他们了。

可惜,悔之晚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