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垄上炊烟农家乐 > 第171章 第 171 章 打老鼠怕伤了玉瓶(第1页)

第171章 第 171 章 打老鼠怕伤了玉瓶(第1页)

第171章第171章打老鼠怕伤了玉瓶

杏娘在家冥思苦想怎麽把卫家小泼妇的丑事捅破,不成想镇上的李家小宅倒先漏出破绽。

这还要说到李苏木诊治过的一个夫人身上,陈夫人家境富裕,生活无忧,一辈子顺风顺水没什麽大的烦心事。

没想到临老临老竟得了妇科上的小毛病,山珍海味吃到嘴里形同嚼蜡,夜里整晚睡不着起一身白毛汗。

一个圆润的富家太太硬是给折腾得生生瘦了一大圈,家里人带着去县里找声名显赫的老大夫看了不知多少。

胡子花白的小老头脉象一搭,年岁一问,面上一看,张嘴即来。

“妇人上了年岁,肾气衰败,天癸衰竭,身子不爽利乃人之常情。实在无需担忧烦扰,顺其自然即可,亦可吃一些药调理。”

看来看去,说辞大同小异,喝进肚里的药汁子比米粒还多,却是不起一丁点作用。

陈夫人心里很是恼火,她绝经已有两年,根本就不是那方面的毛病。可那些顽固不化的死老头跟听不懂人话似得,一个劲的给她往这方面诊治。

这不是南辕北辙,越治越繁琐,恼得她一气之下掀翻了丫鬟手里的药碗,伏在桌子上大口喘气,鬓角的汗珠子成串往下落。

陈夫人的小女儿不忍见母亲如此狼狈模样,提议道:“听说保安堂的李大夫医术精湛,有妙手回春之能,咱们不妨请了他家来给母亲瞧瞧?”

陈夫人心浮气躁摆手:“县里的那些糟老头子看得还不够多麽,一个个都是些徒有其表,名不符实的老匹夫。

我算是看出来了,他们给我开的这些个汤汤水水,属实是吃了死不了人,不吃也不打紧,比隔靴搔痒还不如。”

小女儿耐心劝道:“既是县里都不嫌费事去了这麽多次,怎地家门口的大夫反倒弃如敝履?左右不过是几步路的事,娘只管在家安心坐着,吩咐仆人去请即可。

再者李大夫年纪轻轻,名声竟然越过了坐镇保安堂几十年的张老大夫,这其中必定是有几分缘由的,咱们何不请他一试?”

“他一个毛都没长齐的黄口小儿能有这般大的本事?”

“是真是假咱们一试便知,再者……”小女儿沉吟片刻,缓缓道。

“我年岁小不知根底,娘亲应当也是听说过的,李大夫便罢了,他祖父李老先生才称得上深藏不露。

据说他老人家年轻时一手医术深不可测,连沈家也要礼让三分,只不过後来弃了医铃幡子,专门从事道家之术,世人便遗忘了他的这一手绝活。”

陈夫人心里一动,嘴里喃喃自语:“李老先生……自是神通广大……”

李苏木过来把过脉象,温和询问陈夫人的种种不适之症,巨细无遗。

可得出的结论同那些遭老头子别无二致,只说不可操之过急,需得慢慢将养。

陈夫人心里有些微失落,没想到李老先生的嫡亲孙儿竟然也是如此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老人家当年响当当的名头怕不是要後继无人?

她故技重施又想倒了李苏木开的那些药汁子,在女儿劝说下勉强同意喝一段时间试试看,只当看在李老先生的面上。

不成想短短七丶八天後竟起了效用,不再整日寝食难安,坐卧不宁,人一下子似清醒了一大截。

陈夫人大喜过望,重又请了李苏木家来诊脉,调整过方子後厚厚答谢于他。

这个年轻人还真是真人不露相,不声不响竟然把对了脉象,对症下药。她如今虽说还没有药到病除,可只要找准了命门不是迟早的事?

如此经过几个月的细细调养,李苏木每十日过来诊一次脉,有时更改药方有时依照原样。

陈夫人日渐康复,总算摆脱了那股子说不出,甩不掉的郁闷丶烦躁之气,整个人精神焕发,仿若年轻了好几岁。

陈夫人一时满心感慨,她就说麽,李老先生那样精通神鬼之术的人,怎可能教导出碌碌无为丶平庸的继承人?

只钱财无法表达陈夫人的感激之情,要知道这劳什子的小毛病这两年着实把她折腾得不轻,死不了人但烦人。故而跟女儿打探李大夫的家事境况,看看可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陈夫人的小女儿也是镇上富户人家的媳妇,葫芦镇巴掌大的地方,出个新鲜事不到太阳落山,各家的当家夫人心里已知晓了七丶八成。

何况这麽个标志的小娘子,勾得镇上几家公子哥儿神魂不属,茶饭不思。

当下一五一十把李家情形抖搂干净:“李大夫家世清白,为人处世不卑不亢,是个当得起门楣的男丁。他祖宅那边也是安稳度日,以耕种为生,不胡乱惹是非,只不过他岳家似有些不妥当。”

卫家小妹的心思,除了那些半大的毛头小子,但凡是个经了事的妇人,一眼扫过去就能知晓她的狐媚想头。

这样不安于室,心思浅薄的小娘子如何能迎进家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