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垄上是指什么地方 > 第141章 第 141 章 行路难(第2页)

第141章 第 141 章 行路难(第2页)

“……沿着水沟走,不要走屋子前面……那里往右拐再左拐……再往前就到了。”

牛车上的人相视苦笑,老婆婆说的话比猜谜还难,谜语好歹还有个提示,她老人家说了一大堆,半个词的重点都没抓到。

可这一路走来早起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便是上了年纪的人也不是经常能碰到。有好心人能指点上一二程路已是万幸,实在没法要求更多。

停在原地傻等也不是办法,一车人半信半疑沿着水沟往前走,指望下一程出现一个能说清楚话的中年人。

如此这般一通折腾,等摸到佘灵姑家门口时,太阳已上正当空,个个口干舌燥,浑似去了半条命。

这问路比干农活还累,不只费口舌,更耗心神,本地人口中轻松无比的路途标记,在他们看来仿若藏宝图。

不知道哪一个环节会错了意就得返回去重新来过,又怨不得人家,只能自认倒霉。

这般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倒退,到地方时人家晌午饭都吃完了。

几人先前路过早点摊子时顺手买了包子丶馒头等垫巴了肚子,此时也不觉着饿,干脆直奔主题,先把要紧事办了再说。

佘灵姑是个约莫五十上下的老妇人,平平无奇,看上去跟普通农家婆婆没两样。

听她们说清来意,她也不多问,只领着几人走到堂屋後的一个小隔间。隔间里没有窗户,光线也照不进来,显得很是阴森丶萧条。

杏娘不动声色擡眼打量,最里面的墙上贴了一张小像,似乎是个女人模样。

头上戴了大朵的绢花,身上穿着宽袍大袖,又像是戏服的样子,离得太远又漆黑一片,实在看不清楚。

佘灵姑在小像前的香炉里点上三支香,烧了两张黄表,转身坐下问:“谁先开始请灵,死者是新亡人还是老亡人?”逝世三年之内即为新亡人,郑氏忙身子前倾回答:“先请我家老爷子,老亡人,去了有……十三年。瞎,这麽一想日子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已经十三年了,也不知道我爹他老人家还在不在?”

接着佘灵姑又问了郑老爹生于何地,生辰八字,死于何时,葬于何处,坟墓的朝向等,郑氏皆一一作答。

佘灵姑闭眼沉默不语,手指快速拈动,嘴巴无声张合。

杏娘不好明目张胆使劲盯着人家看,悄悄用眼角馀光打量。

只见老妇人喉咙里“聒聒”几声,如同蛇吐信子,发出一声怪异的腔调:“我去给你叫来”,嘴巴轻微地颤动,却不是平日里说话的样子。

说完後睁开眼睛,恢复先前的音调:“你且先等一会,她说给你去叫了,年岁隔得久远,怕是要多费些时间。”

郑氏忙点头道谢:“应该的,应该的,我爹过世了十几年,费些功夫找人也是应当的。”

说是这般说,可几个妇人这般干坐着着实无趣,因着事涉神鬼之事,一般男人少有参与,故而刘春生在门外等候,没有进来。

先前在路上时几人得了郑氏的嘱咐,说是为免走漏口风,叫灵姑听出些门道,问起来就不灵了,须得瞒得死死的。

枯坐不像样,郑氏干脆和佘灵姑攀谈起来,他们自个怕说漏嘴,问对方却是无碍。

“不知您有几个儿女,多大年岁了,可是都婚嫁了……这年头嫁娶不容易哩,挣钱难呐……”

两个有来有往闲说家常,上了年纪的妇人无非说些子孙後代丶鸡毛蒜皮的事。杏娘三个坐在一旁听了一耳朵,不时插嘴说两句世情。

翠枝轻声问道:“七嫂,七哥是什麽时候走的,怎地这般早?”

“出了正月就走了,”杏娘轻笑一声,“他在家里呆不住,隔着春耕还远,索性去县里找活做,或多或少能得几个铜板。你呢,你什麽时候回来的?”

“昨天一大早就回来了,先去看了我爹,陪着我娘瞎忙活了一天……”

几人小声交谈,时间过得很快,眼看着那三炷香将要烧到头了,郑氏显得有些许焦灼:她爹该不会真的已经转世投胎了吧,要不怎地这许久都请不来?

佘灵姑闭上眼睛不再说话,手指头飞快拈动,嘴巴半张轻微颤抖,喉咙“聒聒”几声,那道怪异的声音又响起:“叫不来,叫不来。”

她睁开眼睛平静表示:“相隔时间太长了,她说请不来,找不到这个人。”

郑氏一脸失望:“找不到啊……也是,我爹怕是早投胎成人了,哪里还找得到这个人?

哎,我该早些过来的,兴许还能碰上他老人家,现下说什麽都晚了……见不着也好,我只当他如今活得好好的,省得惦记。”

佘灵姑重又点上三支香,烧两张黄表,依旧是那番问话。

这次轮到翠枝,她显得有些紧张,一只手抓着杏娘的手腕子,说话时嗓音颤抖不休,过了好一会才恢复如常。

怪异的声调说完“我去给你叫来”後又是一阵沉默,几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也不知道这回叫人需要多久,不会又要等一炷香时间吧?

佘灵姑仿佛能听懂旁人内心的密语,淡淡说道:“这个是新亡人,不用等很久,应该很快就叫来了。”

翠枝忙点头表示感谢,这时也没了说笑的兴致,大夥紧紧盯着烟雾寥寥的线香。

既期待六太爷的到来,又带了些许紧张和惶恐不安,不知老人家会说些什麽,到时可怎麽回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