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158章杏娘舌战大姑姐
本地气候暖和水土适宜,一年中能收二丶三次苎麻,故而农人多以粗布麻衣为主。
质地粗糙不易损坏,且在炎热夏季清爽通透,给辛勤劳作带来几分舒适。
这个时节正是第一茬苎麻收割的时候,刘记的仆人把捆好的麻杆送到别院,馀下的步骤孙姑姑带了女孩们一一实践。
麻杆浸泡丶剥皮丶晒麻,接着撕麻拈搓成线,“姑姑说了,等我们回去了还要煮麻丶洗晒丶绕线……等到上织机,还不知道是什麽时候呢?”
杏娘砸吧嘴皮子:“怎麽是搓麻线呢,不是说织绸子的吗?即便上不了织机,要学的也应当是养蚕丶缫丝啊,怎地跟麻杆扯上了?”
这区别也太大了吧,说是天差地别也不为过,好比招待官家老爷本应用鸡鸭鱼肉才是,结果端上来两盘咸菜丶豆腐完事。
这不是能不能吃的问题,这是根本匹配不上啊,完全是两码事。
她迟疑地问:“是不是你看错了,其实不是麻线,而是什麽别的丝线……”在女儿无语的眼神下越说越没把握。
“娘,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虽然没见过丝线,但麻杆总是认得的,二奶奶家年年种麻丶煮麻的,我还帮她剥过皮呢。我又不是个大傻子,连丝线和麻线都分不清。”
“哈哈……也对,那确实是……不可能认错。”杏娘讪讪地笑。
她依旧百思不得其解:“这怎麽可能,是不是哪里搞错了?当初你爹明明说的是当女工学织绸子的,怎麽变成织麻布了呢?”
想也知道麻线搓好了,後头就该织麻布了,没有准备生丝,绸子也不可能从天而降。
青叶无辜耸肩,她要是知道就好了,不过搓麻线也不累。在别院里除了不能随意外出有些别扭,要做的活计实在算不上多,还有同龄的女孩作伴,更不会孤寂。这半个月住下来,青叶适应颇为良好。
所以之前在船上周邻笑话她吃不了苦,要当逃兵,她才会生气不理人。
明明她都打算听从爹娘的安排,乖乖呆在镇上当学徒,周邻这麽平白无故诬陷于她,她当然要发火。
就像小玉说的那样,原来当学徒也不都是要给师傅端洗脚水倒尿桶做粗使丫鬟。
她们只需在孙姑姑教导时听从指挥,其它时间由自个处置,比起何梅跟何兰姐姐可太轻松了。
何家的两个姐姐忙完地里的活还得提前回家洗菜做饭,做好後提了饭菜去田里跟爹娘一起吃,农忙时晒得没个人样。
青叶离家半月倒是想通了小玉说的那些话,她如今确实不用像大人那般忙碌,可等过两年肯定也要在田里从早忙到晚。
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是那样过来的,她要是躲懒不肯动,少不得会成为婆娘丶婶子们茶馀饭後的谈资,人人都能拿她说嘴。
那日子过的还有什麽趣味,连门都不愿意出。
如今当了学徒就不一样,师傅不打骂不饿肚子,也不用起早贪黑干活,不用风吹日晒栽秧割稻谷……总之,在镇上的日子可比田里劳作舒服多了。
青叶如今半点不排斥当学徒,师傅教什麽学什麽。
杏娘想了半天不得其法,索性丢过一边,“织麻布就织麻布吧,反正你娘也不会织,你跟着学就是了。
指不定孙姑姑是怕你们不会操作织机,贸贸然上去把机子弄坏,先拿麻布练手也是有的。日後说不定会教你们织绸子,咱们年纪小等得起,慢慢来不着急。”
青叶点头答应,听她娘的准没错。
“对了,”杏娘陡然想起一事,“你姑妈说荷花也去了刘家,你可有见到她,她没欺负你吧?”
“没有,”青叶疑惑地道,“我都没见到荷花表姐,她怎麽欺负我?”
“啊,没见到?那她去哪里了?”杏娘困惑地挠下巴,今天的事接二连三地出乎意料,没一件对的上。
前阵子大姑姐大张旗鼓跑家里来炫耀,好一番显摆。
话里话外暗示她女儿进了刘记,日後前程不可限量,他们家要发达了等语。还拐着弯地想骗她银子,信誓旦旦保证可以走通刘家的门路。
按理说丛娟应该没撒谎,这种谎言没必要编造,时日一长自会露出马脚,她用不着敲锣打鼓地恨不得昭告天下。
想来荷花是真的进了刘家,可女儿偏偏又没见到她,那她去了哪里?
难不成是另一户姓刘的人家?
说曹操曹操到,这边房间里母女俩还在猜测缘由,堂屋里已响起丛娟熟悉的高亢语调。
杏娘侧头听了一耳朵,乱糟糟丶闹哄哄一团,只听得尖锐地喊叫声不时传来,具体说了什麽却是听不清楚。
她站起身打开房门走出去,听到声音的丛娟仿佛正候在门外等着她的出现。
几步上前冲到她面前,近乎咆哮道:“好啊,李杏娘,你可真是我的好弟妹。
你怎麽这麽狠的心,明明走通了刘记的门路,却只把自个女儿送进去,把我的荷花撇到一边。枉我把你当亲戚,你把我们一家坑得好苦哇!”
唾沫星子差点喷了杏娘一脸,她侧过身躲到一旁,走到椅子边坐下来,慢条斯理问。
“大姐说的话好没道理,明明是姐姐兴冲冲跑回来说荷花出息了,你们家发达指日可待。我跟娘求到姐姐跟前,大姐说什麽来着……”
她歪头思索片刻,恍然大悟道:“姐姐说要二三十两银子才堪堪够用,我们家哪里拿得出来,少不得求到旁人头上。
现下这是怎麽回事,姐姐无缘无故跑回来大发雷霆,你是吃错药昏了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