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垄上行的垄上是什么意思 > 第49章 第 49 章 初次摆摊(第2页)

第49章 第 49 章 初次摆摊(第2页)

装坛时用拳头压紧实,塞了枯稻草後盖上盖子,加养水,发酵二十几天就可以炒了吃。若是放了切了片的莲藕一起腌制,就叫炸藕,时间到了直接舀一碗,多加一点油炒,酸辣开胃。

放好坛子,杏娘又思量起摆摊的事,到底不甘心就这麽放弃。

她爹李老爷子年轻时一双破草鞋丶一杆烂幡子,背着个旧布袋,就敢走遍十里八乡的村镇。走过的路没有一千里也有八百里,靠着这点营生娶妻生子,养活了一窝儿孙。

若是他爹像她这麽畏畏缩缩,思前想後的,那什麽都不用干了。早饿死在哪个犄角旮旯,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哪敢想现下这种好日子。总而言之,人就要敢想丶敢做,像苏木说的那样,怕什麽,卖不出去大不了拿回家自个吃。

她虽比不过她爹,但只是去镇上摆个小摊还是能做到的,不是还有个公爹作伴麽?有个老人一起做买卖,她就算是个年轻妇人,也让人挑不了刺。

下定了决心就做,到了赶集这日清晨,杏娘准备好一应物什放进一个背篓,随丛三老爷一起坐船去镇上。

葫芦镇就一条主干道略微宽敞繁华,道路两旁坐落着粮铺布店丶金银器皿首饰铺丶医馆书店等,若干条小巷连通主干道。

一月中逢五日且每隔五天是赶集日,十里八乡的农人自发带了家里的産出来小巷贩卖。有推了独轮车停在巷子口,车上放着果子丶菜瓜等物,或是地上铺一块破席子,摆放草鞋丶蓑衣,亦有直接提了一篮子鸡蛋,就地蹲下即成一个小摊位。

丛三老爷挑了两个大箩筐熟门熟路走到一条小巷的中间偏後段,掏出筐里的鱼篓丶簸箕丶菜篮子等一一在地上摆放整齐,占了一片不大不小的位置。

留了靠路边的一角给杏娘做买卖——她带的物件着实少。

杏娘见此赶紧拿了公爹编的一个浅口长条提篮摆上,将背篓里的两小坛酱菜丶一大坛子酱及一布袋干菜放好。

要说做酱菜的食材,新鲜蔬菜和干菜皆可,只不过干菜口感偏硬,更有嚼劲,放进酱坛子的存放时间更长。才摘的豆角丶黄瓜等腌了,头几天能吃个新鲜,再多几天就有了酸味,渐渐的就不能吃了,还坏一坛酱。

两小坛酱菜是在家里事先拌好装进去的,都是一斤装,家里拢共就四个这般大小的坛子,都被杏娘拾掇好带来。

若是能卖出去,剩下的两坛现拌了即可,要是卖不了,也免得自家吃这麽多的酱菜。

丛三老爷是个闲不住的,坐在小板凳上也拿了篾条编斗笠,不时跟相邻的摊贩搭几句话。杏娘无事可干,好奇地东张西望,他们来得早,巷子里的摊位还没摆满,路过的行人也不多,最多的是跨了提篮买菜的妇人。

坐了没一会,杏娘就不耐烦了,跟公爹打个招呼,自个溜达去了。

她做姑娘那会就经常跟着父兄出门逛街,镇上的巷道再熟悉不过。只是那时光顾着找零嘴吃食,日常家用少有关注,这会不免留心各类柴米油盐的物价。

街上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油锅里捞出的面饼喷香,走得进了还能听见店里的吃客咀嚼的“咔嚓”声。纵使在家里过了早,杏娘也被馋的吞一口唾液,毕竟清汤寡水的稀饭和重油酥脆的油饼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紧走几步转个弯远离油香,杏娘方吐出一口气,别一个子没赚到还掉贴几个铜板,那还做甚的买卖。

逛了一圈走过几条巷,杏娘慢吞吞往回走到自家摊前。此时巷子里的摊位鳞次栉比,闲逛的行人也多了起来,交谈声丶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比对过各式物件价格,杏娘心里大致有了数,她原本心里就有个念头,此时不过更坚定了而已。

别的摊位前人来人往,尤其是卖藕梢子丶莲蓬丶菱角等时令菜的木盆前。白生生细长的藕梢子从水里捞出来还在滴水,甩一把就上秤。这个菜吃的就是个鲜嫩,隔夜就过了味,少了几分水意。

故而一次买的不多,夏季正当时,长得茂盛繁殖快,一场雨後满池冒尖尖的“绿桩”。两丶三根长条掰成段即可清炒一盘,再多加两根一天的量都够了。

自家摊位前问价的人却少,偶有个把妇人停步扫一两眼,又撇了眼神往前走,害杏娘提着心白高兴一场。

丛三老爷却是毫不在意,依旧慢悠悠编制篾条,跟隔壁的老汉说得兴起时咧嘴大笑,丝毫不管摊位前空无一人。

瞟一眼冒着热气的包子铺,杏娘垂眼略一思索,从背篓里又掏出一个大海碗——打算拌酱菜用的。从酱坛子舀了大半碗的酱,挨着酱菜平放在提篮里,她还偷摸着往里滴了两滴芝麻香油。

本来是不打算用的,这玩意也贵啊,这时却不得不拿出来当个引子。

如此忙碌一通,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好,瓷白的碗里红通通的辣椒格外显眼,最上面还浮着一层鲜亮的棕红色油。因是去年做的陈酱,浸泡了将近一年时间,酱的色泽更为浓郁,近乎红褐色。

隔了四丶五步的距离,一股醇厚的丶辛辣中带着麻油的霸道香味就冲入口鼻,引人垂涎欲滴。对于爱吃辣的人来说,闻到这个香气,唾沫就不由自主地分泌,挡都挡不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