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新闻人在古代当首辅怎么称呼 > 传胪大典(第2页)

传胪大典(第2页)

高台上的人神色各异,有人看到江幼宜听到赏赐後偷瞄旁人,不由暗中嗤笑农户之子真是上不得台面;有人看着江幼宜排在第三位,不住凝眉。

传胪官唱名完毕,一甲三人丶二甲一百二十人丶三甲一百五十人,所有人行三跪九叩之礼,之後衆人依次後退出殿,由状元带头,走御道出宫,打马游街,到圣人庙举行祭礼。

“果然是乡野村夫,居然连马都不会骑。”一个同样穿着进士巾袍的矮瘦男人抱臂站在人群里嘲笑江幼宜的上马姿势。

江幼宜闻言没有停顿,继续在侍卫的帮助下翻身上马。她确实不会骑马,而且这马没有马鞍,又是特意为游街选出来的高头大马,她又不是武探花,一下上不去很正常。

她在马上坐稳,居高临下看向那个出声的人,面带微笑:“阁下莫不是因为没考过我这个乡野村夫无能狂怒了?”

“你……”

“不要误了祭祀吉时。”一道沉稳的声音响起,语气中暗含警告之意。

矮瘦男人看到出声的人立马噤声,老老实实排在队列里,步行跟在三匹高头大马後面。

街道两侧和商铺楼上全都是人,而此次一甲三人又都年轻俊美,状元清冷矜贵,榜眼风流倜傥,探花温柔和煦。

假的,马背上没有马鞍,马走起路来背上的骨骼一耸一耸的有点硌屁股,四周还有不时飞来的“暗器”,江幼宜害怕掉下去,浑身都绷得很紧,完全笑不出来。

她为了维持脸上的假笑,嘴角都要抽筋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②她看向前面轻松御马的两人,或许只有那俩人感触最深吧。

祭祀典礼结束,江幼宜和李云承回到租住的小院,不多时,小院来了一队人马。

“傅大人,这是陛下赏赐的银两和袍服。”一个面无白须笑意盈盈的太监递给江幼宜一个木盘。

“谢陛下恩典。”江幼宜跪在最前面,李云承和小院的其他人跪在江幼宜身後。

江幼宜伸手接过木盘,同时眼疾手快悄咪咪递给太监一个荷包:“有劳公公了,不过在下尚未有一官半职,还当不得公公一句‘大人’。”

“哈哈哈,傅大人年少有为,明天恩荣宴後自有大好前途,提前一天喊喊又有何妨。”太监的手掩在袖子里捏了捏荷包,露出更为亲切的笑容,他指着木盘上的袍服道,“这衣服是陛下特意赏赐给一甲三位大人的,恩荣宴上风光无限,傅大人好好准备吧。”

自殿试看了“傅文松”的答卷,陛下就频频关注“傅文松”,不仅银两赏的比以往多,连以往只有状元才能得的赐服都改成了一甲三人都有,太监脸上笑意更深,这个傅大人怕是已经入了陛下的眼了。

江幼宜垂着头,并未注意到太监眼中的深意。太监一挥拂尘,转身离开了,院子内外的禁军随之离开,氛围一下子松快不少。

李云承上前,用胳膊轻轻撞了一下江幼宜:“这下好了,有了这些御赐的银两,你就可以租个离翰林院近一点的房子了。”

按照从前惯例,一甲前三名通常是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甲和三甲等待吏部授官,通常三甲只有被外派的份儿。

“你是怎麽打算的?”江幼宜看向李云承。

吏部授官这里面可操作性很强,没点背景,就算是二甲也有可能被分到穷山恶水的地方去,一辈子升迁无望。

“我?我倒是想跟你一起留在京城,可是我家只是普通商贾,官场上一点儿话都说不上,尤其这还是高官富贾遍地的京城,那点钱拿去打点,人家都不一定看得上。”李云承没骨头似的靠在江幼宜身上,江幼宜伸手把李云承推着站直。

李云承没有在意,他想得很开,留在京城有留在京城的好,能继续跟好友一起,天子脚下机会也多;外派也有外派的好,去做个一县之主什麽的,没那麽多掣肘。

“你要想留在京城,可以去参加朝考。”历来非一甲不入翰林,不过在大宁朝,非一甲的新科进士在授官前还有机会通过朝考进入翰林院。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李云承是她认识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如果两个人能同时留在京城,多少有个照应。

这个时代路遥车马慢,一旦李云承被外派做官,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

“倒是个好办法,不过你也知道我的水平,不一定能考得上。”李云承拽着江幼宜的胳膊摇了摇,“好兄弟,又得靠你了。”

若是别的,江幼宜没那个水平肯定不能答应他,不过现在嘛……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江幼宜拍拍胸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