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古代新闻工作者 > 升迁(第1页)

升迁(第1页)

升迁

“文松,我们来帮你,需要我们做些什麽?”顾靖川开口。

王砚秋点点头:“嗯,文松,你不要跟我们客气。”

江幼宜朝孟宪和露出一个得意地笑容,脸上明晃晃写着,看,还是有人帮我的。

孟宪和摇头轻叹,年轻人啊,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罢了罢了,谁还没个年轻气盛的时候啊。

“靖川丶砚秋,你们帮我找找《食货志》和各地的地方志,我想汇总一本涵盖各地民生状况丶政策执行以及自然灾害救治等情况的书,再结合历年科考真题和优秀进士文章,编一本策论参考书。”

策论跟新闻共通之处颇多,她决定先从策论入手。

王砚秋赞叹:“文松,你这脑子是怎麽转的,居然能想到这麽编撰参考书!若是我在科举前有一本这样的书,肯定能考过姓顾的!”

顾靖川无奈一笑,对于时时刻刻都想着压自己一头的王砚秋,他真是毫无办法,想让他一次也不许,说男子汉大丈夫,必须要靠实力光明正大赢一次!

他们帮忙把江幼宜需要的书找出来,摆了满满一桌子,顾靖川看着江幼宜专注的神情,怪不得自己的殿试文章比不上江幼宜,只说这份切实为民的心性和行动力,他就比不上。

“我家有不少祖上传下来的藏书,我明天带来。”

江幼宜擡头:“太好了!谢谢靖川。你家里应该不介意吧?”

“没关系,只是一些游记而已,想来祖父不会介意。”他偷偷带出来好了。

“我家也有一些,我明天也带来,家里人巴不得我多读些书,肯定不介意我带出来!”

“那也谢谢砚秋了。”江幼宜看向对面的孟宪和,“孟大人?”

“别看我,我是寒门,家里可没什麽藏书。”

“我知道,听闻孟大人文章写得极好,在下有一事相求。”

孟宪和一脸警惕:“休想拉我上你们的贼船。”

“孟大人,写几篇文章的事儿,对您来说就是个消遣,哪就成上贼船了,若孟大人不愿透露真实姓名,就取个笔名呗。”

孟宪和看向对面,六只眼睛眼巴巴盯着他:“好吧好吧,你们可别说是我写的。”

“那是当然,您自己不想暴露,我们绝对不说!来来来,砚秋你写院试的,靖川你写乡试的,孟大人您文章写得最好,您来写会试的。”参考书当然少不了范文,把其它的都安排出去,江幼宜自己开始写童生试的。

“文松,为什麽我写院试,姓顾的写乡试?”

“那我们换换,我写院试,你写乡试?”

“哼,这还差不多!”

江幼宜全程没有理会,二胎家庭再怎麽努力一碗水也是端不平的,有矛盾自己解决更有利于家庭和谐。别问她一个牡丹花为什麽这麽懂,因为网友不止是政治家,也是教育家。

早朝,谢怀川坐在明堂上百无聊赖,看着殿中官员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回拉扯,刚登基的时候还能当乐子看,时间久了是真没意思。

真正有关天下百姓的大事已经被内阁自行做完决策,每天拿到朝堂上来讨论的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也是劳烦这些股肱之臣每天陪他演戏了。

他捂着嘴打了个哈欠,懒洋洋靠在椅背上,听吏部左侍郎就起居舍人的人选和刑部右侍郎争论,起居舍人是正六品,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举止,作为编修史书的辅料。

吏部中意上一届状元人选,从六品的编撰三年期满,可以正常晋升正六品的官职,刑部则认为这状元三年中并无特殊贡献,不应升职,他推荐鸿胪寺丞,前段时间帮助他们破获北狄商人被杀案,成功化解他们跟北狄的矛盾,避免了一场战争,且也是从六品,立了如此大功,理应升职。

谢怀川听着快笑出声了。

吏部推举的人选看似合理,实则这位状元是世家子弟,跟吏部左侍郎胞弟妻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刑部说的不错,官员任期虽是三年,但也不是到期就能升迁的,无功无过只能继续任原职或者平调。

刑部推举的这个鸿胪寺丞确实有功在身不假,但这人是刑部右侍郎外家表姨的儿子,只是个同进士出身,他为官以来所有的功绩都是抢占的别人的,朝堂上拿出来说的北狄商人被杀案更是为了让其升职自导自演的。

谢怀川往下看了一眼,首辅和次辅站在前排,看似对朝堂中的争论漠不关心。

自他登基,祖父跟母後的联盟分崩离析,亲父女在朝堂上反目成仇,母後扶持起次辅一党跟祖父对抗,次辅从寒门士子爬到今天的位置母後功不可没,可是在他成年後,也是次辅一党率先以皇帝已成年,後宫不得干政的理由将母後排挤出朝堂。

这些年,朝堂从首辅和太後的战场变成了首辅和次辅的战场,殿中这些官员沾亲带故,多得是两党各自塞进来的人,他则从头到尾都是个旁观者。

现下殿中争执的两人也是各属一派,这样的闹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谢怀川闭上眼睛,等他们自己吵完。

“请陛下定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