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谢绝了大部分的社交邀请,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在了学业上。除了必要的课程学习和实验,她还利用周末和假期,主动申请参与到一些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哪怕只是做一些基础的数据整理和辅助工作,她也甘之如饴。
她的努力和天赋,渐渐在卧虎藏龙的isipca里显露出来。
尤其是在植物成分提取与应用方向,林满展现出了乎寻常的敏锐和独到的见解。
或许是源于她骨子里对东方草本文化的亲近,或许是“东方植语”项目在她心中埋下的种子,她对于天然植物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总能提出一些新颖而富有深度的思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的研究生导师,弗兰克·德博尔franckdubourdieu教授,是化妆品生物技术领域的权威。他五十岁上下,有着法国学者特有的优雅与严谨,头打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而深邃。据说他在业界拥有自己的独立高端实验室,并与数个国际顶级护肤品牌有着深度合作。
德博尔教授在学术上以要求严格、眼光毒辣着称,寻常学生很难入他的法眼。
最初,林满这个来自东方的、略显安静的女生并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注意。
直到一次关于“传统草本植物在现代抗衰老配方中的创新应用”的课题研讨会上。
当其他同学大多围绕着西方主流的植物成分,如葡萄籽、迷迭香等展开论述时,林满却提交了一份关于“栀子花提取物在抗氧化及促进胶原蛋白再生方面的潜力研究”的初步设想。
她用流利但略带口音的法语,清晰地阐述了栀子花在中国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历史,其主要活性成分(如栀子苷、京尼平苷)的化学结构,以及她查阅到的关于这些成分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展现出的抗氧化、抗炎、甚至神经保护的初步证据。
她还大胆地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现代生物技术萃取方式,以期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活性并提高皮肤渗透性。
她的言,条理清晰,数据翔实,既有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又不乏现代科学的严谨。
德博尔教授在林满言时,一直微微眯着眼睛,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点。
当林满结束言,他沉默了几秒,然后用他那标志性的、略带沙哑的嗓音问道:“l,据我所知,栀子花在西方香氛界的认知更多是其独特的香气,你为什么会想到从生物活性的角度去研究它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抗衰老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
林满迎向教授审视的目光,平静地回答:“教授,栀子花在我们那里,不仅仅是一种香花,它也承载着特殊的文化寓意和悠久的药用历史。我相信,很多古老的东方智慧中,蕴藏着尚未被现代科技充分掘的宝藏。而且,它的香气本身就具有安抚情绪的作用,如果能将其功效成分与愉悦的感官体验结合,或许能为现代护肤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眼神清澈而坚定。
德博尔教授看着她,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trèstéressant非常有趣。东方的神秘草本,西方的科学验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的方向。你的初步设想很有启性,但要将它从一个‘概念’变成一个真正有效的‘成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验设计、提取工艺、稳定性、安全性、功效验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数据支撑。”
“是的,教授,我明白。”林满点头,“这正是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去探索和攻克的方向。”
那次研讨会后,德博尔教授开始对林满刮目相看。
他现这个看似文静的中国女孩,不仅勤奋刻苦,更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专业领域自内心的热爱与钻研精神。
他开始在一些课题上给予林满更多的指导,甚至允许她进入自己的核心研究小组,参与一些前沿项目的辅助工作。
除了德博尔教授的赏识,林满在isipca也并非完全形单影只。
卢卡·贝阿尔cbéart是比林满高一届的同专业师兄。
他是个典型的法式帅哥,深邃的蓝色眼眸,微卷的棕色短,笑起来带着一丝不羁的阳光。卢卡为人热情开朗,在学院里颇受欢迎。
他注意到林满,是因为她总是形单影只地泡在图书馆。
不同于其他亚洲女生的娇小玲珑,林满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清冷气质,专注看书时,侧脸的线条柔和而坚定,像一幅需要静心品读的东方水墨画。
卢卡最初是被这份独特的东方气质吸引。他尝试着与林满搭讪,起初是在图书馆,借着询问专业问题的名义。
“saut你好,同学,请问你也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吗?我看到你在看德博尔教授推荐的那本《皮肤屏障功能重构》。”卢卡的声音带着法式特有的抑扬顿挫,笑容灿烂得像普罗旺斯的向日葵。
林满从书中抬起头,礼貌地点点头:“是的,你好。”
“我是卢卡·贝阿尔,比你高一级。”他伸出手。
林满与他轻轻一握:“l。”
卢卡的追求算不上热烈,更像是一种温和的渗透。
他会“偶遇”在林满常去的咖啡馆,会“恰好”和她选到同一门选修课,会在她遇到学术难题时,不经意地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林满并非不解风情,但彼时她的心,大部分被学业占据,剩下的一小部分,则被厚厚的冰层覆盖,轻易不愿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