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说未来的活动一定要有很强的内容内核,这跟万总对未来的规划吻合,所以他来了这里。我跟他的想法相同,所以我也来了。”
“你跟John原来是一家公司的?”景悠意外。
“是呀,不然哪能这麽快招到新人。”小苏笑笑,发现景悠在这方面的迟钝。
“活动类的招投标,最後拼的是设计。这还蛮让我意外的。”
“也不能说得这麽绝对。但大型活动的考量点一定是综合的。另外现在信息爆炸,想要脱颖而出太难,就要兼顾线下的体验和线上的传播了。”
“我有兴趣试试,John有跟你说过这个岗位要试用或者提前考核吗?”
“那没有。John初来乍到,这种合作也不是你们组长的kpi,他愿意配合能够给人就已经是莫大的支持了,怎麽可能还要再考核一下才允许上岗?而且你们组长开头不是说了吗,会议室坐着的已经是他挑选过的。”
“你真的是2021届的吗?怎麽把职场看得这麽清楚。”景悠不禁赞叹,对方比自己还小2岁,但处事精明比自己不知道高了多少。
“所以你扮作高中生都不违和。”小苏来了一记callback。
下班前,景悠找到组长,表明自己愿意接受活动部的项目工作。最後组内一共派出去三人,John非常开心,当即决定请大家晚餐,当作欢迎宴。
聚餐时,景悠拍了一张照片,左手比耶露出半桌菜,虽然小心不要拍到同事们,但小苏正好过来倒饮料,照片里就有了一个有点糊的人影。
点击发送朋友圈,他说:决定做一点新的事。
一会儿,朋友圈提醒有新消息,是秦子衿的评论,他说:“加油。”
句号很有秦子衿的气质,工整,从容,有礼貌。
景悠没有回复,放下手机,听John,小苏还有Eric三人一唱一和讲以前做活动时遇到的奇葩事。
能放肆吐槽,就是能好好合作的开始。景悠和另外两位设计师被逗得哈哈大笑。
吃完饭,在门口叫车时,小苏问:“你朋友不来接你吗?”
“我朋友?”景悠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对方说的是秦子衿,但不知道为什麽,他也不打算跟小苏解释太多,于是模棱两可的说:“我们不住在一起。”
“哦。”小苏踢踢地上并不存在的石头。“路上注意安全,我家在附近,骑个车就走了。”
“好呀,明天见。”景悠挥挥手作别。
“很高兴新同事是你,明天见。虽然……没什麽。”虽然後面的停顿随着小苏的转身消失了,他很帅气的背手摇了摇,然後少年气十足的跨上了一辆黑色的自行车。
大概能猜到他想说什麽吧?景悠被逗笑了。
人类的可爱之处好像就在这里,在朦朦胧胧之间,有人想靠近,有人想离开,有人在猜测犹豫,有人在奋力向前。在什麽发生之前萌芽,也在什麽发生之前浇灭。
景悠打开微信,朋友圈最新的评论是“照片里的人,有点眼熟”,时间是22:06,距离第一条“加油”隔了近3个小时。
扑哧。
不知道为什麽,总感觉秦子衿可能丶也许丶大概是在疑问疑惑烦闷近3小时後,终于发出了这条评论。
他回复道:“那个穿校服的男孩子。”
景悠决定使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