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爹!俺一定给您把家管好!把账算清!绝不让一只耗子偷吃咱家粮食!”
卫烬大笑:“好!朕的家,就交给你了!”
至此,沈章武内务府大统领一职,再无争议,正式走马上任。
消息传到霍英耳中,他正在书房赏画,闻言只是淡淡一笑:“果然是个只会算小账的厨子。陛下这是要把小家子气进行到底了。也好,让他管着那些鸡毛蒜皮,我们也省心。”他彻底放下心来,觉得新帝的格局,不过如此。
却低估了内务府大总管,真正的正二品官职。管理着皇家最繁琐也最核心的後勤命脉。
交到最信任的人手里。
以後小蛮牛管的,绝对不只是柴米油盐。
御膳房内,胜负已分。那碗令人魂牵梦绕的红烧肉香气四溢。
年轻些的皇太後显然意犹未尽,目光还流连在那油亮诱人的肉块上。
太皇太後则看着沈章武,眼中带着一丝旁人不易察觉的丶旧日般的温和。
沈章武搓着手,脸上带着憨厚又熟悉的笑,那是一种回到熟悉地方丶见到熟悉长辈的放松。他上前一步,语气里的关切自然无比,带着点儿时的亲昵和如今当了“厨子总管”的责任感。
“太奶奶,”他这称呼一出口,几个新来的宫人吓了一跳,而一些老资历的宫人却面露了然和怀念之色,“太後娘娘,”他又转向年轻的皇太後,“这肉俺焖得透,油都逼出来了,香是香,但您二位可不能贪嘴。尤其是晚上,克化不动,积了食,夜里该睡不踏实了。”
他伸出两根粗壮的手指,像小时候被教导时那样,认真地比划着。
“尝个鲜,顶多……顶多再吃这麽一小块,解解馋就行,真不能多了!”
年轻皇太後掩口轻笑,看向太皇太後:“母後,您瞧他,这爱操心的毛病一点没变,倒管起我们来了。”她八岁嫁给先帝,自小从宫中长大。小蛮牛的光荣事迹,比如带着雪狼来宫里玩,当时的小皇帝那可是天还没亮呢,就急着问小蛮牛进没进宫?!
太皇太後看着沈章武那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每每做好小点心都要给她送来一些的小牛犊,不禁莞尔:“哀家这把年纪,倒要你这小子来提醒了。行,听你的,不多吃。”
沈章武见她们听劝,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丶毫无阴霾的笑容,仿佛得到了莫大的肯定。他极其自然地从旁边取过一个小碟子,熟练地夹了恰到好处的一块肉,又点了些汤汁,先恭敬地递给太皇太後,又同样给皇太後备了一份。
“这样品着吃,最香!”他语气笃定,像是在分享什麽宝贵经验。
做完这一切,他不用吩咐,就转头对御膳房里几个原本就相熟的老太监一挥手,嗓门洪亮一如从前:“李公公,把俺竈上温着的翡翠羹快端上来!就那个用鸡汤吊的菜末羹!”
很快,两盅碧绿莹润丶清香扑鼻的蔬菜羹被端上。
老太监笑着补充道:“太皇太後,娘娘,章武大总管一早就吩咐熬上了,说无论比试结果如何,都得给您二位备上这解腻顺胃的羹汤。”
太皇太後看着眼前热气腾腾丶记忆中熟悉的羹汤,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暖意和怀念。先帝在时,这小子就常这麽干,盯着她们母子俩的饮食,比御医还上心。
她拿起小勺,尝了一口,味道一如往昔,温暖妥帖。
她轻叹一声,语气里是难得的全然放松:“你这孩子……这麽多年了,还是这般心思。好,这羹很好。”
皇太後也尝了,笑着对太皇太後道:“母後,有章武回来管着这摊事,您往後可真能省心了。”她这话里,已不自觉地带上了对“自己人”的认同。
卫烬在一旁看着,嘴角噙着笑意。
小蛮牛这“不懂规矩”的关心,因着这层旧日情谊,变得无比自然和真挚,效果远超任何精心的设计。他成功地让两位太後不仅放下了心防,更勾起了一段温情回忆,从情感上彻底接纳了这个她们看着长大丶如今又回来“管家”的孩子。
霍家派来的幕僚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回去禀报时,语气也复杂了些:“……那沈章武与太皇太後丶太後言谈甚为亲昵,竟以‘太奶奶’称之,似有旧谊。他劝阻饮食,呈送羹汤,两位太後非但不恼,反而颇为受用,看来情分非同一般。”
霍英闻言,拈须的手指微微一顿。
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疑虑,但旋即被更深的傲慢与轻视所覆盖。
“本官倒是忘了这层。无妨,旧日情分再好,他也终究只是个厨子,格局有限。陛下将他放在内务府,或许也有借这层情分方便行事之意,但终究管的是些琐碎事体,于大局无碍。反而更能让两位太後安心。”
他再次确认。
新帝的布局,依旧围绕着“家事”和“情分”打转,上不得真正的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