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少年也跟着行礼道谢。
周一让他们起来,还不待她说什麽,两个少年都将身上背着的背篓取了下来,放到了周一面前,狗子少年有些羞涩地说:“道长,这是我们这几日去各处林中捡的鸡枞蕈,送给道长吃。”
两个竹编的背篓中铺着棕榈叶,棕榈叶上方便是白色的鸡枞菌,一朵朵形状丶大小正好,一眼看去竟然无一朵开败了,因为两位少年的动作,菌身碰撞,菌伞微颤,不消说,这两背篓里的鸡枞菌是极好的。
周一昨日才去了常安城中,见到有人在卖鸡枞,正好有人在问价,她便听了一耳朵,听完後,就打消了买菌的心思,这鸡枞的价格不低,不按重量,而是按朵数来卖。
品相好,也就是大小合适丶菌伞完好的,十文钱一朵,若是稍次的,便是八文钱,最差的是菌伞已经碎了大半的,就只要四文钱了。
这个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周一吃不起。
而现在摆在她面前的鸡枞菌,其中大多拿到城里,都能卖到最高价。
周一摇头,对两位少年说:“太贵重了,我不能要,你们背回去吧。”
“啊!”
两个少年愣住了,柱子少年结结巴巴说:“道……道长,你得要的!”
狗子少年说:“道长,你收下吧,你救了我们,这是我们的谢礼!”
回到家後,他们两个都不敢跟家中父母说自己在林中遇到的事情,因为父母都叮嘱过不能去那边,他们偏偏去了,还真的遇到危险了,要是说出来,定然要挨一顿打。
在听到村中人说起问路道人生得很高後,时间又对得上,他们便猜那个道人就是救了他们道长,也就起了来报恩的心思。
花了几天的时间,钻各处的林子找蕈捡蕈,总算是攒了不少,这就背着来了。
两人想到能拿着自己捡的蕈感谢救了他们人,心里就觉得高兴极了,但怎麽都没想到,道长竟然不要他们捡的蕈。
周一看着两个少年,他们的身上衣服同几日前见到的虽不是同一件了,但都带着不少补丁。
这个时代的衣物价格很贵,就算不像她一样在铺子里购买成衣,只是买布匹,要想凑齐一年四季的衣物,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更不要说,买了布匹回家之後还得缝制。
她说:“这样吧,我出钱将你们的蕈买下来……”
话还没说完,两个少年反应剧烈,柱子少年使劲儿摇头:“不行不行!这是送给道长的!”
狗子少年也说:“这样不行!”
周一擡手止住了他们的话,说:“蕈,我买下来,但你们若是想要感谢我,便为我做一件事情如何?”
两个少年顿了顿,看看对方,又看向了周一,周一问:“你们,会种地吗?”
两个少年异口同声:“会!”
片刻後,周一给了两位少年买菌的钱,把两个少年带到了清水观的菜地前,指着种了菘菜的菜地说:“就是这片地,麻烦你们帮忙将地中的菜和草都拔了。”
两个少年二话不说,干劲儿满满地进了地里干活。
周一也去锄草,遇到菘菜,也一并给拔了。
这片地里种的菘菜基本都挑不出能吃的了,所以她打算把这片土给理出来,种其他的蔬菜。
拔了会儿,她去观中倒了水给两个少年喝,又拔了一会儿,一片菜地就已经被打理得干干净净了,叫柱子的少年说:“道长,我们再帮你把地给锄了吧!”
周一擦擦额角的汗,看看日头,已经快到中午了,对二位少年说:“暂时不必,时间不早了,去观中一同吃鸡枞蕈如何?”
二位少年惊了,都忙不叠摇头:“不用不用,我们回去吃!”
周一笑了:“马上就是中午了,等你们回家,家中人都已经吃过了,正好是你们捡的蕈,留下来尝尝是什麽味道吧。”
这鸡枞不能久放,在老木观的时候,有时买的多了,师父便用油炒了放在冰箱里冻起来,等到下次想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便又能吃上鸡枞了。
可这里又没有冰箱。
周一去摘了几片恶实的叶子,用来洗菌杆。
以前她都是用南瓜叶清洗菌杆,既能擦洗掉菌杆上的泥渍,又能不伤菌杆的肉,但这里没有南瓜,只好用同样毛乎乎的恶实叶片代替了。
进了清水观,两个少年很是拘谨,向清虚子丶元旦打招呼,又帮着周一洗蕈,周一随意地跟他们说着话,两个少年渐渐没那麽紧张了。
见周一进了厨房去煮饭,他们也跟着进去帮忙,一个说他会烧火,一个说他会切菜。
周一也让他们干,她就一个人,一双手,要想快点吃上午饭,自然是大家一起做最好。
白米饭蒸熟,将昨日买的肉从从桶中井水取出,切成片,撒些盐,腌一腌,遗憾的是这里没有红薯,自然也就没有红薯粉,不能用红薯粉裹肉,做滑肉了。
待锅中烧干,猪油下锅,菌炒熟,加水,煮沸,下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