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
如果说同学的欺负是钝刀子割肉,那老师的偏见,就是直刺心脏的冰锥。
除了班主任刘老师,其他老师似乎都不太待见陈羡。
语文老师嫌他作文写得“没见识”,当着全班的面说“农村来的孩子就是眼界窄,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一点深度”。
有一次,陈羡写了一篇关于爷爷的作文,他把自己对爷爷的思念和感激都写了进去,写得情真意切。可语文老师却在作文本上批了“内容平淡,缺乏新意”,还在班里说:“有些同学,生活圈子太小,写出来的作文也没什麽看头。”
陈羡看着作文本上的评语,心里一阵难过。他不明白,为什麽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会被批评?为什麽农村的生活就不能写进作文里?
英语老师则因为他发音不标准,经常让他站在教室後面跟读。“陈羡,你这个发音太不标准了,好好听我读,跟着我念!”英语老师的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陈羡努力地跟着老师读,可他的乡音根深蒂固,怎麽也改不过来。每次他读完,教室里都会响起窃窃私笑。英语老师也会皱着眉,摇着头说:“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最让陈羡寒心的是美术老师。美术老师是个男老师,姓赵,长得很高,脸上没什麽表情。他似乎对陈羡有很深的偏见,不管陈羡画得怎麽样,他都会挑出很多毛病。
有一次,陈羡画了一幅老家的老槐树,他把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都画了进去,画得很认真。可赵老师看到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画揉成了一团:“画的什麽东西,乱七八糟的,没有一点艺术细胞。农村来的孩子,就是没见过世面,画不出什麽好东西。”
陈羡看着被揉成一团的画,眼泪再也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想捡起自己的画,却被赵老师一脚踩在脚下:“这种垃圾,留着也没用。”
同学们的笑声像针一样,扎进陈羡的心里。他觉得自己的尊严被老师狠狠地踩在脚下,碎得一塌糊涂。
他开始讨厌上学,讨厌这些老师,讨厌这所学校。他每天都盼着放学,盼着能早点回到那个简陋的出租屋,哪怕那里只有他一个人。
可他知道,他不能放弃。他答应过爷爷和爸爸,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把所有的委屈和难过都藏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