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毛亮 > 第16章 三天够不够(第2页)

第16章 三天够不够(第2页)

他的声音清朗,穿透了讲堂的嘈杂:“‘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他念完,并未像往常一样逐字逐句地解释经义,而是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监生的脸。

有人低头避视,有人皱眉沉思,有人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笔。

“诸位,”他沉声开口,语气陡然变得严肃,“孟子此言,论的是教化之道,亦是存亡之道。再容易生长的东西,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绝无可能存活。我大周开科取士,广纳贤才,正是为了培育教化之苗,使天下文风蔚然。可如今,国子监门前,有一株好苗,只因其出身,便要拒之门外。”

堂下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都仿佛被压低。

窗外的风掠过檐角铜铃,出一声悠远的轻响。

陈砚秋的声音愈激昂:“诸位可知,国子监拒一人,非拒一人,实乃拒绝天下寒士之望!今日晒之以期,明日寒之以拒。若三日寒之,十年暴之,试问,我大周的教化之苗,将来何以丛生?天下士子的向学之心,又将置于何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番话掷地有声,如巨石投湖,激起千层浪。

监生们面面相觑,脸上的散漫与轻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沉思。

他们中的许多人虽出身富贵,但也自诩为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骨与骄傲。

陈砚秋的话,恰恰击中了他们内心最柔软也最敏感的地方。

见火候已到,陈砚秋从袖中取出一沓早已备好的信纸与笔墨,分下去。

有人接过纸时指尖微颤,有人低头凝视空白纸面,仿佛在称量笔墨的重量。

“课毕,请诸位各写一信,题为《致国子监书》。不必署名,只在信末写上一句话便可。”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若林昭不得入,我辈虽在监中,亦如在外。”

笔墨落在纸上的沙沙声,在寂静的讲堂里汇成了一股沉默而坚定的洪流。

墨香淡淡弥漫,混着晨露的湿气,沁入人心。

第三日清晨,大雨初歇。

太学博士赵元度如常来到讲堂准备讲经,却现自己平日里整洁的讲案上,竟堆起了小山一样高的信件。

他眉头微蹙,指尖触到信纸,尚带着昨夜的潮气。

随手拿起一封拆开,纸页出轻微的“刺啦”声。

信上没有署名,只有一行刚劲有力的字:“若林昭不得入,我辈虽在监中,亦如在外。”

他愣了一下,又接连拆开数封,内容竟完全一样。

他的脸色由疑惑转为严肃,再由严肃转为阴沉。

他没有再讲经,而是抱着那一叠沉甸甸的信,径直闯入了礼部衙署。

裴仲禹正在堂中处理公务,见赵元度怒气冲冲地进来,不由得皱起了眉。

“元度兄,何事如此失态?”

赵元度将那叠信重重地拍在裴仲禹的案上,声若洪钟:“裴侍郎!三日之期未到,国子监的人心,已经快要失尽了!”

裴仲禹拿起一封信看了看,冷哼一声:“一群黄口小儿的胡闹罢了,何来人心之说?”

“胡闹?”赵元度气极反笑,“你可知这些信有多少封?七十二封!这还只是补经班!若黜落林昭,我们失去的,绝不止一个林昭,而是天下士子对朝廷法度、对国子监的信任!是失天下士心!”

裴仲禹脸色铁青,强硬道:“投帖程序尚未走完,何谈黜落?一切按规矩办!”

“规矩?”赵元度上前一步,紧盯着他的眼睛,“若所谓的规矩,只是为了拖延与搪塞,你以为人心会自欺欺人吗?他们会看不出来吗?”

他不再多言,留下一句“好自为之”,便拂袖而去。

裴仲禹独自站在堂中,胸口剧烈起伏。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