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毛亮 > 第96章 问学者的帖子(第3页)

第96章 问学者的帖子(第3页)

是啊,他知道答案。

如果道是公平的,那么依靠血脉和传承垄断知识与权力的世家,本就是不该存在的。

他一直知道,只是不敢承认,不愿面对。

沈砚之狼狈地转过身,一言不,大步走出了破庙。

马车行过朱雀街时,他忽然命停。

他掀开车帘,望着街边一个老匠人正在修补陶灯。

那灯罩微光闪烁,竟与破庙中的静火灯如出一辙。

他怔住,良久才道:“走吧。”声音已不似人声。

回到辅府邸,沈砚之扶着门框才走进书房,官帽歪斜,袍角沾了泥。

孙奉欲上前整理,却被他抬手制止。

他盯着那份《严查私讲令》,像盯着一把指向自己的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终,他起身,将那份文稿投入火盆,看着火舌瞬间将其吞噬。

然后,他从书架深处,抽出一本厚重的《贞和实录》,翻到“儒臣焚书”那一节。

书页泛黄,上面有他年轻时用朱笔写下的批注,字迹激昂,斥责那些儒臣为固己见而毁灭百家学问。

可不知何时,那些朱笔批注旁,又被人用血写下了斑斑点点的问号。

那是他父亲的血迹,还是他自己的心血?

他已经分不清了。

他忽然开口,像是问垂立在一旁的亲信孙奉,又像是问自己:“我幼时所学‘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可曾有人问过我——为何如此?”

孙奉身子一颤,低头道:“老太爷与先生们只说,‘礼定则安’。”

“安的是天下,还是权门?”沈砚之出一声冷笑,笑声中满是苦涩与自嘲。

那一夜,他没有睡。

他铺开一张新纸,写下了三段文字,没有上奏,没有存档,只题名《问学录》。

他问静火,问礼法,问世家。

每一个问题,都像是在撕开自己过去的血肉。

几天后,破庙里,林昭然手中正捧着一份《问学录》的抄本。

这是孙奉冒着天大风险,秘密传递出来的。

守拙在一旁低声诵读,当读到最后一句时,他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震撼:“……若道在民间,在匠人之手,在田埂之上,那我穷尽一生所守的,究竟是圣人之礼,还是禁锢天下之锁?”

她望着那抄本,忽然觉得指尖凉。

像是有什么看不见的网,正在悄然收紧。

她立刻叫来程知微和柳明漪。

“知微,将这三问刻在送往边陲的学童识字板背面。不必署名,只当是无名氏的感悟。这叫‘反问启蒙’。”

而后,她又对柳明漪说:“明漪,你手巧,将一个‘问’字,用绣线编成络子结,藏在今年进贡给宫里的绣品夹层里。不必显眼,只要它在那里就行。”

她的目光,落在了那只当初用来制作讲学铃的残破土模上,指尖轻轻抚过那粗粝的纹路,低语:“他开始问了,就再也答不回那些旧话了。”

而此刻的沈府书房内,沈砚之正将那份《问学录》缓缓举向烛火。

火舌舔上纸角,焦黑蔓延。

就在他欲松手之际,却忽然停住。

他吹熄火焰,将烧去一角的文稿铺平,低声自语:“留一页……给后人看。”次日清晨,北镇抚司秘档房多了一份密令,编号“玄字柒”,内容仅八字:“访贤问隐,清源正本。”

破庙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又是一个深夜,守拙如风般冲入,手中紧攥一张被汗浸透的纸条。

林昭然接过,展开——孙奉的字迹潦草如刀刻:“火熄,锋出。他不再烧书,要造新经。”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dududu破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