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怎么读 > 第8章 影子照进琉璃瓦(第2页)

第8章 影子照进琉璃瓦(第2页)

这是“火藏”令,意味着危险,不可接头。

他心中刚刚燃起的火焰险些被一盆冷水浇灭,正当他满心失望,准备转身离去时,一道沙哑却沉稳的声音从颓圮的墙后传来:“若你心中有火,熄灯也是光。”

一个黑影如鬼魅般一闪而过,一本薄薄的册子被塞入他怀中,纸页微凉,带着夜露的湿气。

他借着月光翻开,只见封皮上写着《授蒙要略》四个字,是一部残稿。

他随手一翻,其中一句便如惊雷般劈入他的脑海:“真正的礼,不在跪拜之姿,而在不忍之心。”他再也支撑不住,双膝一软,跪倒在冰冷的泥地上,死死捂住嘴,压抑着喉间的哽咽,泪水无声地淌过指缝,渗入泥土,留下深色的斑痕。

他原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疯狂、最大逆不道的人,直到此刻他才明白,原来在他之前,早已有人在这条路上走出了那么远。

然而,思想的涟漪一旦扩散,便再难平静。

国子监祭酒裴仲禹很快察觉到了异样。

几名平日里最是安分的监生,在最新的策论中,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诘问“礼”之根本的笔法,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熟悉的“启思”味道。

裴仲禹勃然大怒,他虽不知“影子课”为何物,却本能地嗅到了危险。

他立刻提审了藏书阁的书役。

那老书役在威压之下,战战兢兢地供出了“旧书得自西市书坊”一事。

裴仲禹当即下令,查封西市那家书坊,并全城搜缴“悖逆之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风声比官差的脚步更快。

林昭然在查封令下达的当晚,就得到了孙伯的警讯。

她没有丝毫慌乱,立刻组织米行的伙计,将地窖里剩余的所有书籍连夜转移。

她站在地窖口,听着木箱拖过石阶的“吱呀”声,闻着旧纸与潮湿泥土混合的气息,看着伙计们沉默而有序地搬运,心中涌起一丝微弱的暖意——这些人,也是火种。

文字可以被查禁,但思想,却能以千万种形态存续。

她看向正在灯下焦急等待她指令的陈砚秋,沉声道:“笔给你,将《影子课录》的核心三问,用米行算账的格式誊抄下来,就叫《算账讲义》。”陈砚秋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她的用意。

于是,一部部伪装成账本的讲义,在米行伙计之间悄然流传。

林昭然更进一步,她将那“启思三问”——“一问为何?二问对否?三问可改?”——编成了一朗朗上口的童谣,教给米行周围那些终日嬉闹的孩童传唱。

她蹲在院中,阳光洒在孩子们汗湿的额头上,蝉鸣在树梢起伏,她一句一句地教,孩子们清脆的嗓音在巷子里回荡,像风铃般清亮。

几天后,在京城一处酒楼的宴饮上,一名年轻的监生喝到微醺,竟无意识地哼出了这支曲调。

他猛然惊觉,慌忙闭上了嘴,脸色煞白,但那惊鸿一瞥的旋律,已在同席的几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可风向变得比她预想的更快、更险恶。

一连几日,作为联络点的七座破庙,“灯语”全部熄灭,唯有西城那座龙王庙的灯,忽明忽灭,像一个在风中垂死挣扎的人。

林昭然的心揪紧了,她决定亲自冒险夜探。

破庙的墙缝被粗暴地撬开过,月光照进角落,孙伯蜷缩在那里,手臂上缠着浸透了血的布条,血腥味混着尘土的气息,刺鼻而沉重。

看到林昭然,他露出一丝苦笑,声音虚弱:“他们……差役扮成书贩,设了套,诱那孩子交出陶契……我夺下了半片,推他从后墙跑了。”林昭然的心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痛得无法呼吸。

孙伯却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咧嘴一笑,露出豁口的牙:“死人背锅一次就够了,活人,该自己扛起自己的担子。”他将那半片染着暗沉血迹的陶契塞进林昭然冰冷的手中,又断断续续地说:“你老师……他若在,也会说——火,不能灭,只能传。”

林昭然含着泪,紧紧攥住那片温热的陶契。

当夜,她回到米行,将所有与联络相关的纸质凭证,付之一炬。

火焰跳跃,纸页卷曲、焦黑,化作灰烬飘散,热浪扑在脸上,映得她眼眶烫。

从今往后,只能依靠更隐秘的方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