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怎么读 > 第78章 灰墨入脉(第2页)

第78章 灰墨入脉(第2页)

——三日后——

紫宸殿内,沈砚之的眉头已经紧锁了三日。

殿中烛火幽微,映得他面容冷峻如铁。

他面前的御案上,摊开着两份来自不同州府的“民生条陈”。

奏章内容并无不妥,都是些地方水利、农田开垦的寻常事宜。

但诡异的是,在两份奏章的末尾,不起眼的角落里,都用极淡的笔迹,悄然嵌入了四个字——帷有裂光。

那字迹几乎与纸纹融为一体,若非他目光如刀,反复审视,几乎就要错过。

指尖轻抚纸面,能感知到那几道笔画微微凸起,像是从纸的深处生长出来。

两个相隔千里的地方官,绝无可能私下串联。这绝非巧合。

“孙奉。”他沉声唤道。

内侍孙奉立刻躬身趋前:“辅大人。”

“彻查这两份奏章的纸源。”

命令一下,内府的供备库被翻了个底朝天。

一个时辰后,孙奉带回了结果。

“回大人,这两份奏章所用的纸,都出自内府的‘再造纸坊’。”孙奉的声音有些干涩,“那里……是专门处理各衙门焚毁的旧档废纸,将其捣烂成浆,重制新纸以供调配给地方官府所用。”

沈砚之的目光骤然变得锐利如刀。

他拿起其中一张奏纸,对着光细细审视。

在纸张的纤维之中,他能看到一些极其细微、几乎与纸融为一体的灰色痕迹,如同蛛网,如同脉络,在纸的深处蔓延。

是旧档的墨迹没有被完全漂净,在再造的过程中,化作了新纸的骨血。

“前朝,可有‘墨染天下’之说?”他忽然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孙奉愣了一下,随即在记忆中搜寻,恭敬地答道:“回大人,确有此说。前朝贞和末年,天下大乱,朝廷严禁言论。有儒生便以炭灰为墨,将檄文写在纸上,四处传抄。官府收缴焚烧,却现灰烬入水,仍能显现字迹。那些再造出来的纸上,也时常带有旧字的灰痕。当时便有言,谓之‘墨不焚,道不灭’。”

墨不焚,道不灭。

沈砚之的指尖微微颤抖。

他默然良久,将那两张薄薄的奏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收入袖中。

这不再是几张纸,而是对整个帝国秩序的宣战书。

——次日清晨——

残破的古庙内,晨雾缭绕。

湿冷的空气贴着皮肤游走,庙檐滴水,落在石阶上,出“嗒、嗒”的轻响,节奏缓慢,如同时间的脉搏。

林昭然听完韩霁的汇报,对京城各处的进展了然于胸。

韩霁道:“另外,西北那边来信,说甘州学署修缮藏书阁,需补一批青砖。窑匠已按您的图样备好‘典砖’,只等您一声令下。”

她忽然问了一个问题:“百姓见了那些字,可有惊惧?”

韩霁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由衷的敬佩与激动:“没有。我听见一位识字的老者,对着乡约碑上的古字,教自己的孙儿辨认。他说,‘字是死的,可要是有人念,它就活了。只要’”

字能活,人就能读。

林昭然望向庙外弥漫的晨雾,那雾气遮蔽了一切,却又似乎在孕育着新生。

她轻声说道:“火可以被压灭,墨可以被洗净,但是,人一旦睁开了眼睛,便再也回不到黑暗里去了。”

她从随身的包裹里,取出一块新烧制好的“典砖”。

这砖头看上去与寻常青砖无异,但内里中空,藏着用油纸密封的《学在民间》全文。

指尖轻叩,能听到细微的空响,如同心跳。

“将它送往西北边陲的甘州学署。”她将典砖交给韩霁,“那里新上任的学政,是我们的人。把这个交给他,让他砌进学署的藏书阁墙壁里。”

她停顿了一下,这颗种子,就为她而埋。”

韩霁郑重地接过典砖,转身离去。

脚步声在雾中渐行渐远,终至无声。

庙中又恢复了寂静。

林昭然独自站立,直到守拙匆匆从雾气中走来,递上一封来自柳明漪的密信。

信是用绣坊专用的花码暗语写的。

林昭然展开信纸,迅扫过。

她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讶异,但旋即,这讶异就化为了一抹极深、极复杂的笑意。

她低头看着信纸,喃喃自语:“我只教了他们如何去问,却没想过,他们会自己去寻找答案,甚至……自己来演绎答案。”

火种已经传下去了。如今,它已经学会了迎风而长。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dududu破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