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免费 > 第7章 高墙里的影子课(第2页)

第7章 高墙里的影子课(第2页)

她通过“灯语”系统,向所有参与者下达了新的指令。

她设计了一套“轮讲制”,废除了固定的主讲人。

每夜,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主讲。

今日是东城古井边,明日是南城石桥头,后日或许是西市某个废弃的祠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地点每晚用暗语通知,飘忽不定,让官府的巡捕防不胜防。

她更要求讲学者背对月光或灯火,让面容永远隐于暗处,听讲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他们如同一群都市中的影子,在夜幕的掩护下,传授着思想的火种。

这便是“如影授学”。

几日后的一个深夜,天降瓢泼大雨。

豆大的雨点砸在长安城的青瓦上,溅起一片迷蒙的水雾,噼啪作响,如同千军万马踏过屋顶。

讲学的地点临时改在了城南一座久已废弃的破庙里。

士子们浑身湿透,狼狈地挤在尚能避雨的角落,冰冷的雨水顺着破败的屋檐流下,在地上积起一个个小水洼,倒映着庙内微弱的火光。

寒气从脚底直窜上来,有人牙齿打颤,却仍紧抱着怀中的书卷。

然而,没有一个人离去,他们的眼中燃烧着比以往更炽热的火焰。

林昭然也混在人群中,她用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静静地靠在一个角落里。

湿透的布衣贴在身上,冷得像一层铁甲。

今夜的讲者声音沙哑,讲的是“民贵君轻”。

风雨声中,一名年轻的国子监生突然站起身,声音因寒冷和激动而微微颤抖:“先生!学生心中……心中不信那套粉饰太平的‘风仪问对’,可三月之后,春闱在即,若不以此应考,十年寒窗便付诸东流。我……我等该如何自处?”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砸在所有人的心头。

破庙内只剩下风雨声和众人沉重的呼吸声,空气仿佛凝成冰霜。

就在这时,角落里的林昭然忽然站了起来。

她没有走上前,只是压低了声音,那声音清冷而坚定,穿透了雨幕:“你可知蚕?”

众人皆是一愣,望向这个陌生的身影。

“它在吐丝之时,并不知道自己吐出的丝,最终能织成华美的锦缎。”林昭然缓缓说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触感粗糙而真实,“它只是遵从本心,将腹中之丝尽数吐出。你今日所学,并非为了明日的考场,而在于为自己存一份本心,为天地存一份真理。有此心在,哪怕只写一句真话,也胜过千百篇虚伪浮夸的锦绣文章。”

她不报姓名,不露面容,只称“无名塾师”。

话音落下,破庙内一片死寂。

那名提问的监生呆立半晌,忽然泪流满面,对着林昭然藏身的方向跪倒在地,重重叩:“学生……学生明白了!敢问先生真名,学生愿执弟子之礼!”

林昭然轻轻摇头,身形隐入更深的黑暗中:“名字会死,思想不会。”

说完,她转身消失在雨幕里。

当她独自走在泥泞的街巷中时,冰冷的雨水浇在她身上,心中却有一团火在燃烧。

她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四个字——“内在动机”。

这一刻,她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念头,这些被当权者视为“歪理邪说”的思想,正是她,以及像她一样的人,对抗这个沉闷、黑暗的时代的,最强大的武器。

三日后,一本手抄的小册子开始在国子监内部悄然流传。

册子没有名字,封皮上只画了一个淡淡的影子,监生们私下里称之为《影子课录》。

里面记录的,正是“如影授学”的讲学内容。

不久,一名监生在学政的月度策论考校中,大胆引用了课录中的一句“仁者,二人相依也,君与民相依,方为仁政”,被考官当场斥为“曲解经义,居心叵测”,卷宗被直接呈到了顺天府尹裴仲禹的案头。

裴仲禹亲自审阅了这份卷宗,又下令调阅了近期所有监生的课业。

他越看,后背的冷汗就越多。

他现,有不下十份答卷中,都或明或暗地出现了类似的思想。

这些思想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正在悄悄侵蚀着他赖以维系秩序的堤坝。

“查!”他一拍惊堂木,“给本官查!这些东西的源头,到底在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