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免费 > 第75章 无声擂鼓(第1页)

第75章 无声擂鼓(第1页)

天光彻底撕裂了夜幕,将整座神都染上一层淡金色,琉璃瓦顶泛起微光,宛如熔金流淌。

晨风掠过宫墙,卷起几片枯叶,在空寂的街巷中打着旋儿,出沙沙轻响。

但这暖意,却丝毫未能照进林昭然的心底。

她立于高楼檐下,指尖轻触冰冷的石栏,寒意顺着指腹蔓延至心口,像一柄钝刀缓缓剜入。

这恰恰是她想要看到的裂痕。

她对身侧的韩霁开口,声音平静得像一潭古井,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去传令。”

韩霁躬身:“姑娘请吩咐。”

“鼓不在耳,在心。”林昭然的目光投向遥远的宫城轮廓,那巍峨的殿宇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

她指尖微微收紧,石栏上的霜粒簌簌剥落,“命各坊百姓,于三日后子时,白衣素裳,手捧空鼓——不击不鸣,只列于朱雀街两侧,面朝宫门,静立如誓。”

韩霁闻言一怔,迟疑道:“姑娘,空鼓无声,恐怕难以形成声势。官府只需一句‘聚而不乱,无害于民’,便可将此事轻轻揭过。”

林昭然缓缓转过身,眸光清冽如寒潭映月,唇角微动,却未露笑意:“无声,才是最振聋聩之声。他想听民意,我便让他听。心鼓一响,万籁皆震。”

三日后的子时,月华如水,洒在青石长街上,泛起幽幽银光。

夜风微凉,拂过衣袂,出极轻的簌响。

奉命巡查“异常聚集”的监察御史程知微,带着一队兵士行至朱雀街。

甫一转过街角,他便勒住了马缰,皮革的吱呀声在死寂中格外刺耳。

他瞳孔骤然收缩,呼吸一滞。

整条宽阔的朱雀长街,竟被一片无垠的白色所覆盖。

成千上万的百姓,身着素衣,如雪地里沉默的林木,静静伫立。

他们每个人的呼吸都压得极低,仿佛连吐纳都会惊扰这庄严的静默。

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面鼓,有的是货郎的拨浪鼓,木柄已磨得亮;有的是孩童的羊皮鼓,鼓面微凹,映着月光泛出柔黄;有的是自家绷的布面鼓,鼓皮绷得极紧,像一张张绷住的命。

无一例外,皆是空鼓。

月光洒在那些绷紧的鼓面上,映出每个人沉默而坚毅的脸庞,竟仿佛有一圈圈无形的声波,正从那成千上万个中心荡漾开来,汇聚成一股令人窒息的巨大压力。

风掠过鼓面,带起极细微的震颤,嗡——却又什么声音都没有。

没有呐喊,没有哭诉,甚至没有一丝声响,可这沉默,却比任何雷鸣都更具力量。

程知微忽然想起,数日前,他年幼的儿子曾拉着他的衣角,仰头问:“爹爹,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说话,有些人却只能听着?”

他当时无法回答。

此刻,他只觉胸口一阵撕裂般的闷痛,仿佛有千斤重石压在肺腑之间,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他下意识地从怀中取出那本藏了多年的《飞言录》,羊皮封面已被体温焐热,边角磨损,露出内里的麻线。

他想写下眼前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可借着月光翻开一页,却现上面早有墨迹,字迹潦草,仿佛是梦中呓语:“今鼓未响,心已擂动。”

他心头巨震,抬头望去,正看见人群前方,一位双目失明的盲叟怀抱一面破旧的空鼓,鼓皮开裂,露出几缕麻绳,像老树的根须。

老人嘴唇微微翕动,无声默诵。

程知微凝神细辨,那盲叟默诵的,竟是《童蒙新义》中的句子。

那本被朝廷列为禁书,却在民间悄然流传的启蒙读物。

一股热流直冲头顶,程知微翻身下马,皮革靴底踩在石板上,出沉闷的回响。

他挥手示意身后的兵士原地待命,一步步走向那盲叟。

寒风拂过他的官袍,袖口的金线在月光下闪了一下。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他缓缓摘下头上的官帽,帽顶的玉珠轻轻晃动,出几不可闻的叮当声。

他将帽子轻轻地、稳稳地,放在了盲叟怀中的空鼓之上。

他俯下身,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老丈,此帽曾遮蔽真言,今日,我还于民心。”

几乎是同一时刻,皇城深处,政事堂内灯火通明。

铜鹤灯台吐出青烟,香炉中沉水香袅袅升腾,却压不住空气中那股无形的压迫感。

沈砚之端坐于案前,指尖轻叩紫檀桌面,声音极轻,却如鼓点般规律。

他面无表情地听着禁军统领的禀报:“陛下,西市百姓持空鼓列于朱雀街,不言不闹,然……然一线军士回报,称那静默之势,‘气压如雷’。”

内侍孙奉悄无声息地呈上一幅刚刚从宫外传来的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